某个
词语释义
某个
(1) 某某,一个不确定的个体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o-and-so] 某某,一个不确定的个体报道这些电影在某个地方对多少人放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某个的国语词典
对一个不指名的人、地或事物的代称。
如:「某个人」、「某个地方」。
某个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代词
(1) (象形。金文字形。像木上结一个果实,本是“梅”的象形。(
)本义:梅)(2) 指一定的不明说的人或事物
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狂生某者。——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太监某守辽东。——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某亦守法。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某人;某天;某官某(某某官(叫)某某的(人)。某,文言虚指代词。此处前一个代此人官职,后一个代他的姓名);某等(我等,我们);某们(我们,某是代词);某舍(犹某公子)
(4) 指不定的不说明的人或事物
某所,而母立于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某年月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畿辅某官。——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决斗某所。——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某家(指不确定的一家)
(6) 指代失传的或忘记的人名或时、地等 。如:某者(表示姓名失传的人)
(7) 自称之词。指代“我”或本名。旧时谦虚的用法
某启。——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8) 又如:某则以为;某不量敌;某知罪矣;我张某;某以(某矣。自称自己的代词,我);某家(戏曲中自称之词);某乙(自称代称);某甲(自称之代词)
名词
〈方〉∶妻子 。如:你的某给人欺侮去,你反而打我给人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meu1 [海陆丰腔] meu1 meu3 [梅县腔] meu1 [陆丰腔] meu1 [客英字典] meu1 mu1 [宝安腔] miu1 [客语拼音字汇] meu1 [沙头角腔] meu1 [台湾四县腔] meu1 meu3
◎ 潮州话:mong2(móng) [揭阳、潮阳]mou2(mó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母 | 莫厚 | 明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mux/mov | məu |
详细解释
gě
(2) ——用于“自个儿”(
)(3) 另见
gè
量词
(1) 通用个体量词,表示单独的人或物
个,枚也。——《集韵》
俎释三个。——《仪礼·士虞礼》
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正义:“竹曰个,木曰枚。”
(2) 字亦作“箇”
箇,箇数,又枚也。——《广韵》
(3) 俗又作“個”
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关汉卿《窦娥冤》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如:一个人;一个影子
(5) 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6) 又如:一个(只)耳朵;一个(所)学校
(7) 跟动作有关的用法
(8) “一个”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如:一个箭步窜了上去;一个跟头栽下来
(9) 用在动词和约数之间,以使语气轻快、随便。如:哥儿俩才差个两、三岁
(10) 用在动词和宾词之间。常常连用两个,有时还在后面加“的”或“什么的”。整个句子显得轻快、随便。如:他就爱画个画儿、写个字什么的
(11) 有时表示一次。如:我跟她见了个面
助词
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陆仲良《陈州粜米》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代词
(1) 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名词
(1) 单个;单独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i5 go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箇 | 古賀 | 見 | 歌 | 去聲 | 箇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kah | k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