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露

bǎi lù [ bai lu]
注音 ㄅㄞˇ ㄌㄨˋ

词语释义

柏叶上的露珠。

词语解释

  1. 柏叶上的露珠。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弘农 邓绍 尝八月旦入 华山 采药,见一童子执五綵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 绍 问曰:‘用此何为?’答曰:‘ 赤松先生 取以明目。’”后用为典。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八月》:“採柏露以明眼。”

引证解释

⒈ 柏叶上的露珠。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弘农邓绍尝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童子执五綵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

绍问曰:‘用此何为?’答曰:‘ 赤松先生取以明目。’”
后用为典。 唐韩鄂《岁华纪丽·八月》:“採柏露以明眼。”

柏露的网络释义

柏露

  • 柏露,bǎi lù,汉语词语,指柏叶上的露珠。
  • 柏露造句

    朱毛柏露下山,一路败仗打到大柏地。
    杨柏露了这一手,镇元子及鲲鹏皆大惊,未曾想到杨柏年纪轻轻,修为也才金仙,能如此轻松化解一个准教主的攻击,都才意识到自己看走眼了。
    好了,没事了,柏露你们准备一下,旋子你留下,“恩,校长我们先走了”。
    网友“柏露”表示,自己好几年都没发过年终奖了。
    宁冈县境内革命遗址众多,主要还有位于柏露乡的“柏露会议”旧址,位于萍湖桥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等。
    其中一个胳膊被咬的市容队员称,他们看到那名女商贩抓一名女市容队员头发,就上前劝阻,结果被咬伤,被抓头发的女市容队员叫柏露。

    汉字详情

    bǎi,bó,bò [bai,bo]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R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HA
    四角: 469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白声。本义:木名,柏树,也称“椈”)

    (2) 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

    柏,鞠也。——《说文》

    柏,椈。——《尔雅》

    鬯臼以椈。——《礼记·杂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 柏属约20种。如:侧柏、圆柏、刺柏、台湾扁柏、福建柏等,常绿树,可供观赏和材用,分布于欧亚和北美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4) 柏叶 。如:柏酒(以柏树叶浸泡的酒)

    (5) 特指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固称)

    俱蟠使下之柏,俱擅乙中之二。——唐· 黄滔《祭陈侍御》

    (6) 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县

    于是江、 黄、 道、 柏方睦于 齐。——《左传》

    (7) 另见 bó;bò

    英文翻译

    cypress, cedar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3 paak3
    ◎ 客家话:[东莞腔] pak7 [宝安腔] pak7 [梅县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pag5 [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 潮州话:bêg4 bêh4(pek pe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ɐkprak/peak
    lòu,lù [lou,lu]
    部首: 802
    笔画: 21
    五笔: FK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RMR
    四角: 10164

    详细解释

    lòu

    动词

    (1) 显出;冒出 。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动词

    (1) 显露;显现在外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英文翻译

    dew; bare, open, ex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l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5 [沙头角腔] lu5 [陆丰腔] lu5 [海陆丰腔] lu5 [梅县腔] lu5 [东莞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oh/luh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