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路

bǎi lù [ bai lu]
注音 ㄅㄞˇ ㄌㄨˋ

词语释义

送葬之路,在句中作名词解释。

词语解释

  1. 谓送葬之路。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桐棺堕马鬣之封,柏路捲龙輀之輴。” 明 夏完淳 《招魂》:“兰旌惨惨,柏路凄凄。”

引证解释

⒈ 谓送葬之路。

明夏完淳《大哀赋》:“桐棺堕马鬣之封,柏路捲龙輀之輴。”
明夏完淳《招魂》:“兰旌惨惨,柏路凄凄。”

柏路的网络释义

柏路 (汉语词语)

  • 柏路,读音bo lù,汉语词语,指长青之路。
  • 汉字详情

    bǎi,bó,bò [bai,bo]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R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HA
    四角: 469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白声。本义:木名,柏树,也称“椈”)

    (2) 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

    柏,鞠也。——《说文》

    柏,椈。——《尔雅》

    鬯臼以椈。——《礼记·杂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 柏属约20种。如:侧柏、圆柏、刺柏、台湾扁柏、福建柏等,常绿树,可供观赏和材用,分布于欧亚和北美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4) 柏叶 。如:柏酒(以柏树叶浸泡的酒)

    (5) 特指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固称)

    俱蟠使下之柏,俱擅乙中之二。——唐· 黄滔《祭陈侍御》

    (6) 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县

    于是江、 黄、 道、 柏方睦于 齐。——《左传》

    (7) 另见 bó;bò

    英文翻译

    cypress, cedar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3 paak3
    ◎ 客家话:[东莞腔] pak7 [宝安腔] pak7 [梅县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pag5 [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 潮州话:bêg4 bêh4(pek pe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ɐkprak/peak
    [lu]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T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HE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动词

    (1)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形容词

    (1) 通“露”。裸露 。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英文翻译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6 [东莞腔] lu3 [沙头角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3 [梅县腔] lu3 [客英字典] lu5 [陆丰腔] lu6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uloh/l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