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瘠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贫瘠;枯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予顷在 南郑 ,见一军校, 火山军 人也,言 火山 之南,地尤枯瘠,锄钁所及,烈焰应手涌出,故以‘火山’名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田地里禾麦疏疏朗朗,显得很枯瘠似的。”
憔悴,羸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秘方见倖》:“ 张 用 谭 术不已,后日以枯瘠,亦不及下寿而殁。” 清 方文 《哭从子直之》诗:“闻説吾儿病篤时,其形枯瘠亦如此。” 茅盾 《秋收一》:“ 老通宝 的一只枯瘠的手抖簌簌地摸着 小宝 的光头。”
指憔悴羸瘦的人。多指饥民。
清 曾国藩 《复胡润之书》:“思欲负山驰河,拯吾乡枯瘠於万一……以并紓桑梓兵后之餘虑。”
指枯燥乏味,无文采。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王 ( 王维 )诗丰縟而不华靡, 孟 ( 孟浩然 )却专心古澹,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五章四:“不过像《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三仕己之无喜愠……’却有点过于枯瘠,无丝毫诗意含蓄着。”
引证解释
⒈ 贫瘠;枯瘦。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予顷在南郑,见一军校, 火山军人也,言火山之南,地尤枯瘠,锄钁所及,烈焰应手涌出,故以‘火山’名军。”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
瞿秋白《饿乡纪程》一:“田地里禾麦疏疏朗朗,显得很枯瘠似的。”
⒉ 憔悴,羸瘦。
引明沉德符《野获编·佞倖·秘方见倖》:“张用谭术不已,后日以枯瘠,亦不及下寿而殁。”
清方文《哭从子直之》诗:“闻説吾儿病篤时,其形枯瘠亦如此。”
茅盾《秋收一》:“老通宝的一只枯瘠的手抖簌簌地摸着小宝的光头。”
⒊ 指憔悴羸瘦的人。多指饥民。
引清曾国藩《复胡润之书》:“思欲负山驰河,拯吾乡枯瘠於万一……以并紓桑梓兵后之餘虑。”
⒋ 指枯燥乏味,无文采。
引明李东阳《麓堂诗话》:“王(王维 )诗丰縟而不华靡, 孟(孟浩然 )却专心古澹,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五章四:“不过像《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三仕己之无喜愠……’却有点过于枯瘠,无丝毫诗意含蓄着。”
枯瘠的国语词典
枯槁贫瘠。
枯瘠的网络释义
枯瘠
枯瘠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形容词
(1) 干涸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名词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如:茶枯;菜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1 [梅县腔] ku1 [陆丰腔] ku1 [东莞腔] ku1 [台湾四县腔] ku1 [客英字典] ku1 [宝安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枯 | 苦胡 | 溪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kʰu | kho/q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表示与疾病有关,脊声。本义:身体瘦弱)(2) 同本义。或作“膌”
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左传·昭公十三年》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韩非子·内储说上》
长短丰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老年如脊牛。——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 又如:瘠弱(瘦弱;衰弱);瘠疲(瘦弱疲惫);瘠色(容貌忧戚憔悴);瘠牛偾豚(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小猪必死。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欺凌羸弱的小国,小国也会灭亡)
(4) 贫困
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三国志·陆逊传》
(5) 又如:瘠馁(贫困饥饿);瘠贫(贫困);瘠亡(贫穷衰亡)
(6) 瘠薄,不肥沃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张衡《西京赋》
(7) 又如:瘠土(瘠地。贫瘠不肥沃的土地);瘠田(瘠薄而不肥沃的田地);瘠卤(盐碱地。贫瘠的土地);瘠硗(多石不肥沃的土地);瘠壤(瘠土)
(8) 菲薄;简约
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荀子·礼论》
(9) 又如:瘠墨(俭约,刻薄。因墨家尚俭、薄葬,故有此称)
名词
(1) 疾疫 。如:瘠瘵(因患病而瘦弱)
(2) 腐肉;腐烂的尸体
稼亡三分之一,而非有故盖积也,则道有损瘠矣。——《管子》。王念孙杂志:“损当为捐。”
动词
损削;使之贫弱 。如:瘠气(损削元气);瘠色(损其容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t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台湾四县腔] zit7 [客英字典] zit7 [梅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籍 | 秦昔 | 從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ziek/dziek | dzʰ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