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肥硕
(1) 又大又饱满
(2) 大而肥胖
词语解释
肥大,肥胖。
汉 王充 《论衡·祀义》:“何而蒭牺之不肥硕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刘闢 有心疾,人自外至,輒如吞噬之状。同府 崔佐时 体甚肥硕, 闢 据地而吞,眥裂血流。”《旧唐书·职官志二》:“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明史·后妃传一·仁宗诚孝张皇后》:“太子数为 汉 赵 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 茅盾 《色盲》:“他贪婪地看着 李蕙芳 的白手臂,丰满的胸脯,猩红的小嘴唇,肥硕的腿。”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里的鸭是纯白而肥硕的,真正的 北平 填鸭。”
饱满壮实。多指蔬菜果实等。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八月六日》:“圃中菜蔬甚为肥硕,不知其名,叶似瓢儿菜。”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一颗胡芦冰所盖覆的地面,简直可以修一所小房子。上边密密地垂着深红,浅红,深绿,淡绿,红红绿绿的肥硕的果实。” 何其芳 《画梦录·墓》:“南瓜还是肥硕的压在篱脚下。”
引证解释
⒈ 肥大,肥胖。
引汉王充《论衡·祀义》:“何而蒭牺之不肥硕也?”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刘闢有心疾,人自外至,輒如吞噬之状。同府崔佐时体甚肥硕, 闢据地而吞,眥裂血流。”
《旧唐书·职官志二》:“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
《明史·后妃传一·仁宗诚孝张皇后》:“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
茅盾《色盲》:“他贪婪地看着李蕙芳的白手臂,丰满的胸脯,猩红的小嘴唇,肥硕的腿。”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里的鸭是纯白而肥硕的,真正的北平填鸭。”
⒉ 饱满壮实。多指蔬菜果实等。
引郭沫若《苏联纪行·八月六日》:“圃中菜蔬甚为肥硕,不知其名,叶似瓢儿菜。”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一颗胡芦冰所盖覆的地面,简直可以修一所小房子。上边密密地垂着深红,浅红,深绿,淡绿,红红绿绿的肥硕的果实。”
何其芳《画梦录·墓》:“南瓜还是肥硕的压在篱脚下。”
肥硕的国语词典
肥大丰硕。
肥硕的网络释义
肥硕
反义词
肥硕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2) 同本义
肥,多肉也。——《说文》
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瞻肥瘠。——《礼记·月令》
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肥猪;肥肉(喻指有钱的人);肥腻(含油脂多的食物;油脂多);肥汉(肥胖的男子)
(4) 引申为肥沃
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这块地肥极了;肥衍(土地肥沃);肥饶(肥沃富饶)
(6) 茁壮,粗大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7) 又如:肥茂(肥壮茂盛);肥茁(肥壮);肥润(肥壮润泽);肥泽(肌肉丰润)
(8) 富裕 。如:肥强(富饶强盛)
(9) 衣服又宽又大 。如: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肥大
(10) 赚钱又不费力 。如:肥秩(收入丰厚的官位)
动词
(1) 使土地肥沃
掩地表亩,剌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荀子·富国》
(2) 使发财 。如:肥己
(3) 通“非”(
)。责难目所偏视,晋国爵之;口所偏肥, 晋国黜之。——《列子·黄帝》
名词
(1) 肥料 。如:田里肥足,仓里谷足;肥分
(2) 不正当的财物 。如:暗中分肥
(3) 油脂
干其皮,中作肥。——《齐民要术》引《南方记》
(4) 古国名 。春秋时狄人所建,后为晋所灭。故都在山西省昔阳县东
秋八月壬午,灭肥。——《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i2 [客英字典]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梅县腔] pi2 pui2 [沙头角腔] fui2 pui2 [宝安腔] fui2 pui2 [东莞腔] fui2 [陆丰腔] pui3 [客语拼音字汇] fi2 fui2 pi2 p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肥 | 符非 | 並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bʰĭwəi | byoi/bvo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页(
),石声。页,头。本义:头大)(2) 同本义
硕,头大也。——《说文》
(3) 引申为大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魏风·硕鼠》
硕果不食。——《易·剥》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诗·唐风·椒聊》
(4) 又如:壮硕;肥硕;硕德(大德);硕见(高见);硕大;硕画;硕望;硕量;硕谋(远大的谋略);硕虑(深远的思虑)
(5) 通“石”。比喻坚固
孤与将军,恩如骨肉…而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6) 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之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南史·顾越传》
(7) 又如:硕老(年高望重的博学之士);硕彦(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名流);硕隽(学识渊博、俊拔出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