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枯槁
(1) 草木干枯;枯萎
(2) 面容憔悴
词语解释
亦作“ 枯槀 ”。亦作“ 枯稿 ”。草木枯萎。
《老子》:“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易纬通卦验》卷下:“灾则泽涸,物枯槁不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宣王庙树》:“ 兗州 曲阜县 文宣庙 门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六丈,枯稿已久。” 宋 梅尧臣 《暮雪》诗:“草木一变妍,枯槁忘其真。” 陈毅 《题西山红叶》诗:“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
指枯萎的草木。
《文子·上仁》:“是以羣生以长,万物蕃殖,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蒸,以为民资。”《汉书·礼乐志》:“枯槀復产,乃成厥命。” 颜师古 注:“枯槀,谓草木经冬零落者也。” 宋 黄庭坚 《次韵文少微判官祈雨有感》:“从此滂沲遍枯槁,爱民天子似 仁宗 。” 元 萨都剌 《早发黄河即事》诗:“凄风振枯槁,短髮凉颼颼。”
消瘦,憔悴。
《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形容枯槁,面目犂黑。”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宋 陆游 《悲秋》诗之一:“形骸枯槁病侵陵,少睡长饥一老僧。”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你道奴家如今形容枯槁,鬢髮蓬鬆,全不似当初的容貌。”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已枯槁了多少年辰,我诀别了我的青春。”
干涸,枯绝。
汉 贾谊 《旱云赋》:“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 唐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去岁左迁 夜郎 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卿久居荒土,得被漏泉之泽,涵濡浸渍久矣,不自枯槁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此宝形虽两颗,气实相联。彼此相逐,纔是活物,可以长久。若拆开两处,用不多时,就枯槁无用。”
谓穷困潦倒。
《庄子·天下》:“虽然, 墨子 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一:“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窃念古之烈士……虽裘葛不完,糲糠几废,亦未尝造謁有位,祈望恩奬。顾血气心膂岂异於人哉?且非乐枯槁饿贱而恶荣利也。” 金 元好问 《戏题新居二十韵》:“胸中广厦千万间,天地一身无着处。北来衣冠日枯槀,十九桃符傍门户。” 清 龚自珍 《乞籴保阳》诗:“苦不合时宜,身名坐枯槁。”
谓安贫之心。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名山志》:“枕岩潄流者,乏於大志,故保其枯槁。”
谓诗的某些风格。指苦寒悲凉。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孟郊 之诗,憔悴枯槁,其气局促不伸。”
谓诗的某些风格。指朴素恬淡。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陶渊明 、 韦苏州 之诗,寂寞枯槀,如丛兰幽桂,宜于山林而不可置於朝廷之上。”
指书法气脉不畅之弊。
唐 窦臮 《述书赋》:“枯槁:欲北还南,气脉断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枯槀”。亦作“枯稿”。
⒉ 草木枯萎。
引《老子》:“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易纬通卦验》卷下:“灾则泽涸,物枯槁不生。”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宣王庙树》:“兗州曲阜县文宣庙门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六丈,枯稿已久。”
宋梅尧臣《暮雪》诗:“草木一变妍,枯槁忘其真。”
陈毅《题西山红叶》诗:“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
⒊ 指枯萎的草木。
引《文子·上仁》:“是以羣生以长,万物蕃殖,春伐枯槁,夏收百果,秋蓄蔬食,冬取薪蒸,以为民资。”
《汉书·礼乐志》:“枯槀復产,乃成厥命。”
颜师古注:“枯槀,谓草木经冬零落者也。”
宋黄庭坚《次韵文少微判官祈雨有感》:“从此滂沲遍枯槁,爱民天子似仁宗。”
元萨都剌《早发黄河即事》诗:“凄风振枯槁,短髮凉颼颼。”
⒋ 消瘦,憔悴。
引《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形容枯槁,面目犂黑。”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宋陆游《悲秋》诗之一:“形骸枯槁病侵陵,少睡长饥一老僧。”
清李渔《蜃中楼·传书》:“你道奴家如今形容枯槁,鬢髮蓬鬆,全不似当初的容貌。”
郭沫若《瓶》诗之四:“我已枯槁了多少年辰,我诀别了我的青春。”
⒌ 干涸,枯绝。
引汉贾谊《旱云赋》:“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
唐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宋苏轼《万石君罗文传》:“卿久居荒土,得被漏泉之泽,涵濡浸渍久矣,不自枯槁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此宝形虽两颗,气实相联。彼此相逐,纔是活物,可以长久。若拆开两处,用不多时,就枯槁无用。”
⒍ 谓穷困潦倒。
引《庄子·天下》:“虽然, 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
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一:“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宋苏舜钦《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窃念古之烈士……虽裘葛不完,糲糠几废,亦未尝造謁有位,祈望恩奬。顾血气心膂岂异於人哉?且非乐枯槁饿贱而恶荣利也。”
金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胸中广厦千万间,天地一身无着处。北来衣冠日枯槀,十九桃符傍门户。”
清龚自珍《乞籴保阳》诗:“苦不合时宜,身名坐枯槁。”
⒎ 谓安贫之心。
引南朝宋谢灵运《游名山志》:“枕岩潄流者,乏於大志,故保其枯槁。”
⒏ 谓诗的某些风格。指苦寒悲凉。
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孟郊之诗,憔悴枯槁,其气局促不伸。”
⒐ 谓诗的某些风格。指朴素恬淡。
引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陶渊明、韦苏州之诗,寂寞枯槀,如丛兰幽桂,宜于山林而不可置於朝廷之上。”
⒑ 指书法气脉不畅之弊。
引唐窦臮《述书赋》:“枯槁:欲北还南,气脉断絶。”
枯槁的国语词典
干枯、干燥。
枯槁的网络释义
枯槁
枯槁的翻译
反义词
枯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形容词
(1) 干涸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名词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如:茶枯;菜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1 [梅县腔] ku1 [陆丰腔] ku1 [东莞腔] ku1 [台湾四县腔] ku1 [客英字典] ku1 [宝安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枯 | 苦胡 | 溪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kʰu | kho/q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高声。本义:草木枯干)
(2) 同本义
槀,木枯也。——《说文》
离为科上槁。——《易·说卦传》
形固可使如槁木。——《庄子·齐物论》
虽有槁暴。——《荀子·劝学》
草木摇落,时槁悴兮。——《楚辞·九叹·远逝》
则苗槁矣。——《孟子·梁惠王上》
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荀子·王霸》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索隐:“干叶也。”
(3) 又如:槁干(枯干。引申为贫穷);槁腐(枯朽);槁败(干枯衰败);槁落(枯落);败槁布地;槁箨(干枯的笋壳);槁枲(干枯的麻秆)
(4) 羸瘦;憔悴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庄子·列御寇》
(5) 又如:槁面(憔悴衰老的面容);槁颈(羸瘦的样子);槁悴(枯萎;憔悴);槁瘠(枯瘦)
动词
(1) 死亡
文山负其马,立槁,至今马冢尚在。——明· 高攀龙《三时记》
(2) 又如:槁死(枯死;困死);槁丧(灭亡)
(3) 通“考”(
)。击颎如槁石火。——潘岳《河阳县诗》
(4) 通“犒”(
)。以酒肉等饮食慰劳名词
通“篙”(
)。撑船的竿槁工楫师,选 自闽禺。——左思《吴都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u1 [梅县腔] gau3 [海陆丰腔] gau3 [客英字典] gau3 [宝安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o3 [台湾四县腔] ga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考 | 苦浩 | 溪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kʰɑu | khaux/q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