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涩

kū sè [ ku se]
繁体 枯澀
注音 ㄎㄨ ㄙㄜ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枯涩 kūsè

(1) 枯燥无味

文字枯涩
be dull and heavy

词语解释

  1. 亦作“ 枯澁 ”。

    1.枯燥;呆滞。 宋 叶适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诗:“ 岭南 梅花太枯澁,花岂唤人人底急。”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太宰,夜来去后,甚是枯涩。想是血少,多半要死。”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 茅盾 《一个女性》七:“她呻吟了一声,慢慢地闭上她的枯涩的眼睛。”

  2. 粗糙,不润滑。

    宋 李之仪 《跋蔡君谟<荔枝帖>》:“ 君謨 自少以能书得名,至老以作字为悦。然行笔迟,肉胜骨,而此帖乃反是。疑得之仓猝间,或粉纸枯涩,运笔不胜而然。”

  3. 干燥苦涩。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茅草带着枯涩味和尘土味,弥漫在枯草坪上。” 万迪鹤 《没有准备》:“他想喝口水润润枯涩的喉咙,湿一湿那烧干了的嘴。”

  4. 谓文思迟钝。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区区泪笔,枯涩黯削,不能自传其爱。”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近来记性,竟大不如前,作文也常感枯涩,真令人气恼。”

  5. 指晦涩难懂的文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宾兴考试》:“勿出枯澁,以阻遏少年文机。”

  6. 书法术语。指劲健断续的枯笔。

    唐 戴叔伦 《怀素上人草书歌》:“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枯澁”。 枯燥;呆滞。

宋叶适《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诗:“岭南梅花太枯澁,花岂唤人人底急。”
明梁辰鱼《浣纱记·问疾》:“太宰,夜来去后,甚是枯涩。想是血少,多半要死。”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
茅盾《一个女性》七:“她呻吟了一声,慢慢地闭上她的枯涩的眼睛。”

⒉ 粗糙,不润滑。

宋李之仪《跋蔡君谟<荔枝帖>》:“君謨自少以能书得名,至老以作字为悦。然行笔迟,肉胜骨,而此帖乃反是。疑得之仓猝间,或粉纸枯涩,运笔不胜而然。”

⒊ 干燥苦涩。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茅草带着枯涩味和尘土味,弥漫在枯草坪上。”
万迪鹤《没有准备》:“他想喝口水润润枯涩的喉咙,湿一湿那烧干了的嘴。”

⒋ 谓文思迟钝。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区区泪笔,枯涩黯削,不能自传其爱。”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近来记性,竟大不如前,作文也常感枯涩,真令人气恼。”

⒌ 指晦涩难懂的文题。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宾兴考试》:“勿出枯澁,以阻遏少年文机。”

⒍ 书法术语。指劲健断续的枯笔。

唐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枯涩的国语词典

枯燥生涩。

枯涩的网络释义

枯涩

  • 枯涩,指枯燥无味。如:文字枯涩。
  • 枯涩造句

    没有枯涩的泪水,也没有遗憾,离去的人根本不知道那即将是一场告别。带着微笑远离,是最幸福的一种离别。所有的不舍,留给等待的那个人。
    但是后半生却得奇遇,竟于青云山深处一处密洞内,得到一本无名古卷,上载各般法门妙术,艰深枯涩,却是妙用无穷,威力巨大。
    迈过古枫酡颜霜染的金秋,渡过水瘦山寒的素冬,早春透明的新绿吞食了一冬的颓败和枯涩。灼灼的桃花送,走了晶莹的白雪,日子在花开花落中悄然飘零,迎来了一季明媚的夏日。
    当下立刻登山,餐风饮露,修真炼道,未几,竟于青云山深处一处密洞内,得到一本无名古卷,上载各般法门妙术,艰深枯涩,却是妙用无穷,威力巨大。
    佛经虽然依旧枯涩难懂,但是却不如之前味同嚼蜡一般。
    我心甘情愿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寸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眼里,如迟疑在这阴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没有秋的黄叶重叠,哪有冬的皑皑白雪?没有冬的凋敝枯涩,哪有春的朗朗秀色?没有春的花枝招展,哪有夏的豪迈热切?夏将近,愿你继往开来,好运不歇!
    没有枯涩的泪水,也没有遗憾,离去的人根本不知道那即将是一场告别。带着微笑远离,是最幸福的一种离别。所有的不舍,留给等待的那个人。一天将尽,离别之后,明日我们还会相见吗?明日,也许是天涯之遥。
    和煦的风,弹奏着春天的心曲;枯涩的笔,描绘着细腻的情意;缠绵的雨,洒落着多少惦记;祝福的话语,撩开你灿烂的笑意。轻轻的问候,愿你一切顺意!
    话题一转向日常生活,他马上显得拙讷古板,语言枯涩,真是一个怪人。
    且以散文的笔法写历史,力避学术专著中的文字枯涩,以隽永的文字串连起敦煌七百年书法的悠悠历史。
    “温”则性情不娇怒,“润”则折挫不枯涩;三是闲雅。
    张铁嘴上过高小,粗通文墨,翻了几遍,里面的文字艰深枯涩,他看得似通非通,但隐约知道是一些符咒之类的典籍。
    “僻字冷句,险韵拗句,风格枯涩瘦硬”的特点,成就了江西诗派。

    汉字详情

    [k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DG
    五行:
    仓颉: DJR
    四角: 4496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形容词

    (1) 干涸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名词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如:茶枯;菜枯

    英文翻译

    dried out, withered, decayed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1 [梅县腔] ku1 [陆丰腔] ku1 [东莞腔] ku1 [台湾四县腔] ku1 [客英字典] ku1 [宝安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胡平聲開口一等kʰukho/qu
    [se]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VYH
    五行:
    仓颉: ESIM
    四角: 3711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歰 )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2) 同本义

    濇,不滑也。——《说文》

    短而濇。——《素问·至真要大论》

    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一切经音义》

    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刘禹锡《砥石赋·序》

    (3) 又如:涩噎(因不滑润而梗噎);涩道(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涩巴巴(形容不滑润);涩浪(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文纹状);涩脉(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4) 味不甘滑

    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桔》

    (5) 又如:涩苦(又涩又苦);涩赤(干涩发红);涩重(干涩沉重)

    (6) 说话、写文章迟钝艰难、生硬、不流畅

    生而舌短,涩于言论。——《宋书·南郡王(刘)义宣传》

    (7) 又如:生涩(言词、文字等不流畅);文句艰涩;涩笔(看似拟古不流利,实则庄茂而沉着有力的笔法);涩僻(文词生涩冷僻);涩辞(言语迟钝);涩体(艰涩难读、自成一格的文章体式)

    (8) 道路险阻;不通畅的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涩难(险阻);涩道(无级次的石砌陡斜小路);涩滞(险阻;不通畅)

    (10) 急。如:涩奈(涩耐。心意不安,羞渐,差涩)

    英文翻译

    astringent; harsh; uneven, 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sap1 sap3
    ◎ 潮州话:思奄4(倏)

    宋本广韵

    枯涩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