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音

xiāo yīn [ xiao yin]
繁体 梟音
注音 ㄒ一ㄠ 一ㄣ

词语释义

邪恶之声;恶逆之声。

词语解释

  1. 邪恶之声;恶逆之声。

    唐 元稹 《桐花》诗:“姦声不入耳,巧言寧孔壬。梟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旧唐书·刘邺传》:“ 刘稹 年既幼小,逆节未深, 裴 为母氏,固宜诫诱,若广説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梟音全革。”

引证解释

⒈ 邪恶之声;恶逆之声。

唐元稹《桐花》诗:“姦声不入耳,巧言寧孔壬。梟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
《旧唐书·刘邺传》:“刘稹年既幼小,逆节未深, 裴为母氏,固宜诫诱,若广説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梟音全革。”

枭音的网络释义

枭音

  • 枭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āo yīn,是指邪恶之声、恶逆之声,出自《旧唐书·刘邺传》的内容:“ 刘稹 年既幼小,逆节未深, 裴 为母氏,固宜诫诱,若广说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枭音全革。。
  • 汉字详情

    xiāo [xiao]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QYN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YSD
    四角: 2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2) 猫头鹰

    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说文》

    用一枭破镜。——《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 如淳曰, 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

    为枭为鸱。——《诗·大雅·瞻卬》

    射游枭。——《汉书·司马相如传》

    鸱枭群翔。——《汉书·郊祀志》

    枭鸣松桂枝。——唐· 白居易《凶宅》诗

    (3) 又如:枭奴(凶狠的奴仆);枭獍(枭镜。相传枭为食母恶鸟,獍为食父恶兽。比喻凶恶忘恩的人)

    (4)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 。如:盐枭

    (5) 使人娱乐、愉快或欢欣的某种方法与手段 。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叫“樗蒱”(相当于现在的掷骰子),一为枭,六为卢。如:枭卢

    形容词

    (1) “枭”假借为“骁”,最勇健

    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为天下枭。——《淮南子·原道》。注:“雄也。”

    枭为最勇健也。——《汉书·张良传》注

    枭犹胜也。犹六博得枭则胜。——《后汉书·张衡传》注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2) 又如:枭恶(勇猛凶恶);枭张(猖狂;放肆);枭将;枭骑(勇猛健壮的骑兵)

    动词

    (1) 悬头示众

    枭故塞王欣头。——《汉书·高帝纪》。注:“悬首于木上。”

    枭俊禽敌之臣。——《汉书·陈汤传》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2) 又如:枭示(枭斩。砍头悬挂示众);枭夷(诛杀净尽);枭除(诛杀清除)

    (3) 淆乱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 昭示;宣布

    可再作一判文,以枭秦桧父子夫妇之过。——《说岳全传》

    (5) 挡;推

    岳大爷又把枪轻轻一举,将 梁王的刀枭过一边。——《说岳全传》

    (6) 撩

    枭开帐子,让张聋子亲自来看。——《官场现形记》

    英文翻译

    owl thus, something evil

    方言集汇

    ◎ 粤语:hiu1

    宋本广韵

    yīn [yin]
    部首: 907
    笔画: 9
    五笔: 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A
    四角: 0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英文翻译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1 [陆丰腔] jim1 [沙头角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梅县腔] jim1 [东莞腔] jim1 [宝安腔] jim1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mqim/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