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令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枭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蜂蜜》:“凡蝙蝠最喜食蜂,投隙入中,吞噬无限。杀一蝙蝠,悬于蜂前,则不敢食,俗谓之梟令。” 锺广言 注:“梟令,即梟示。”
引证解释
⒈ 犹枭示。
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蜂蜜》:“凡蝙蝠最喜食蜂,投隙入中,吞噬无限。杀一蝙蝠,悬于蜂前,则不敢食,俗谓之梟令。”
锺广言注:“梟令,即梟示。”
枭令的网络释义
枭令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2) 猫头鹰
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说文》
用一枭破镜。——《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 如淳曰, 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
为枭为鸱。——《诗·大雅·瞻卬》
射游枭。——《汉书·司马相如传》
鸱枭群翔。——《汉书·郊祀志》
枭鸣松桂枝。——唐· 白居易《凶宅》诗
(3) 又如:枭奴(凶狠的奴仆);枭獍(枭镜。相传枭为食母恶鸟,獍为食父恶兽。比喻凶恶忘恩的人)
(4)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 。如:盐枭
(5) 使人娱乐、愉快或欢欣的某种方法与手段 。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叫“樗蒱”(相当于现在的掷骰子),一为枭,六为卢。如:枭卢
形容词
(1) “枭”假借为“骁”,最勇健
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为天下枭。——《淮南子·原道》。注:“雄也。”
枭为最勇健也。——《汉书·张良传》注
枭犹胜也。犹六博得枭则胜。——《后汉书·张衡传》注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2) 又如:枭恶(勇猛凶恶);枭张(猖狂;放肆);枭将;枭骑(勇猛健壮的骑兵)
动词
(1) 悬头示众
枭故塞王欣头。——《汉书·高帝纪》。注:“悬首于木上。”
枭俊禽敌之臣。——《汉书·陈汤传》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2) 又如:枭示(枭斩。砍头悬挂示众);枭夷(诛杀净尽);枭除(诛杀清除)
(3) 淆乱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 昭示;宣布
可再作一判文,以枭秦桧父子夫妇之过。——《说岳全传》
(5) 挡;推
岳大爷又把枪轻轻一举,将 梁王的刀枭过一边。——《说岳全传》
(6) 撩
枭开帐子,让张聋子亲自来看。——《官场现形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íng
动词
(1) 听从。后作“聆”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吕氏春秋》
(2) 名词。通“鸰”
脊令在源,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鸰
(3) 假设语气词
令,设辞也。——《助字辨略》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令五人保其首领。——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另见
;lǐng
量词
(1) 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500张为一令。
(2) 另见
lìng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令,发号也。——《说文》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
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三国志》
召令徒属曰。——《史记·陈涉世家》
乃下令。——《战国策·齐策》
(3) 又
令初下。
令所过毋供张。——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令书(天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君(县令);令人(宋代命妇的封号。太中大夫以上官员之妻封令人;又指衙役,差役);令牌(发令的木牌);令众(号令示众);喝令(大声命令)
(5) 通“命”。命名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管子》
(6) 使,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史记》
令贼知也。——明· 魏禧《大铁椎传》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令人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
令人丧气若此。
(8) 又如:令人深思;令人恶心;令人神往
名词
(1) 命令;法令
臣下罔攸禀令。——《书·说命上》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史记·屈原列传》
(2) 又如:政令;将令(军令);传令(传达命令);功令(旧时指法令)
(3) 时令,季节
群葩当令时。——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令序(时令次序)
(5) 逮捕状,没收状 。如:搜查令;扣押令
(6)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者 。如:进入令;归还土地与所有权人令
(7) 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今日也行一个令才有意思。——《红楼梦》
(8) 又如:令章(酒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酒(行酒令的人;最初必自先饮一杯,称令酒)
(9) 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闭不得。——张炎《词源·令曲》
(10) 官名
卜皮为县令。——《韩非子·内储说上》
(11) 中国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
(12) 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魏文侯时, 西门豹为 邺令。——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海令为母寿。—— 清· 张廷玉《明史》
刺史守令。——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守令皆不在。——《史记·陈涉世家》
华阴令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县令;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军政长官;明清时称知县为令尹);令长(汉官名。即县令、县长)
(14) 名声
饰小语以干县(悬)令。——《庄子》
(15) 通“鸰”。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
形容词
(1) 美善
巧言令色。——《论语·学而》。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何忧令名不彰。(令名不彰,好的名声不会显扬。)——《世说新语·自新》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令色(和悦的面容;善于用谄媚和悦的颜色取悦人);令辰(美好的时辰);令居(吉善的住处);令音(美言,佳音);令政(善政,德政);令望(好的名望)
(3) 吉祥,吉利 。如:令日(吉祥的日子);令月(吉祥的月份);令旦(吉日);令年(吉祥的年份);令辰(吉日;吉利的时辰)
(4) 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有此令郎君。
(6) 又如:令阃(称对方妻子的敬辞);令嗣(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辞);令子(对别人儿子的美称);令母(尊称他人的母亲);令似(尊称他人的儿子);令妹(称自己的妹妹。后用作敬称对方的妹妹)
连词
(1) 假使,假设
藉第令毋斩,戌死者固十六七矣。——《史记·陈涉世家》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n6 lin2 lin3 [东莞腔] lin5 [沙头角腔] lin5 [陆丰腔] lin6 [梅县腔] lin5 [台湾四县腔] lin5 lin2 lin3 [客英字典] lin5 [宝安腔] lin5 |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連 | 力延 | 來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仙A | 山 | lien | lĭɛ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