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柄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中枢的权柄。指军政大权。
《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皇后长孙氏》:“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 绍兴 中, 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姓门生》:“及 于公 死, 梁瑶峯 秉枢柄,某又令其妻拜 梁 为义父,馈以珊瑚朝珠。”
谓中心要领。
清 魏源 《庸易通义》:“至‘博学之’以下,乃一篇之归宿,下学之枢柄, 王肃 本反无之。”
引证解释
⒈ 中枢的权柄。指军政大权。
引《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皇后长孙氏》:“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
宋洪迈《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绍兴中, 韩郡王既解枢柄,逍遥家居。”
清昭槤《啸亭杂录·三姓门生》:“及于公死, 梁瑶峯秉枢柄,某又令其妻拜梁为义父,馈以珊瑚朝珠。”
⒉ 谓中心要领。
引清魏源《庸易通义》:“至‘博学之’以下,乃一篇之归宿,下学之枢柄, 王肃本反无之。”
枢柄的网络释义
枢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区声。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
(2) 同本义
枢,户枢也。——《说文》
枢谓这椳。又枢达北方谓之落时。——《尔雅》
枢机之发。——《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
视门枢下当有白发。——《汉书·五行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汉· 贾谊《过秦论》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3) 又如:枢户(解脱门枢)
(4) 木名,即刺榆
山有枢,隰有榆。——《诗·唐风·山有枢》
(5) 泛指转轴
半弦弧不满圜半径者,以矢为枢,以半弦弧规之,成浑圜之小规。——清· 阮元《畴人传》
(6) 又指主制动的机关
其枢在水。——《管子·水地》。注:“主运转者也。”
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 汉· 赵晔《吴越春秋》
(7) 又如:枢干
(8) 中心;枢纽;关键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战国策·秦策》
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释文:“要也。”
(9) 又如:枢柄(主要的权柄);枢奥(中枢堂奥的所在);枢秘(关键;纲要);枢括(关键,中心);枢管(枢辖。关键);枢中(枢要中心)
(10) 旧指国家政权或天子之位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枢垣(朝廷中重要的、接近皇帝的官署);枢近(在天子近侧或中央机要的职位);枢臣(指朝廷中枢的大臣);枢府(国政机要之所。宋多指枢密院。宋朝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号为二府);枢使(枢密使的简称);枢相(枢密使);枢务(国家的重要政务。多指宰臣所掌的政事);枢幄(枢密院);枢衡(指中央行政机关。也指行政中枢的主要职权);枢廷(政权中枢);枢秘(指中央机要部门,犹枢要);枢辖(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枢辅(旧时指中央掌军权的大臣)
(12) 星名
(13) 指北斗七星第一星。又称天枢星。如:枢斗(即天枢。北斗七星第一颗);枢光(天枢星的光芒)
(14) 指北极五星的纽星。如:枢极(斗枢与北极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2) 同本义
柄,柯也。(柯:斧柄。)——《说文》
覆之南柄。——《仪礼·少牢礼》
有柄。——《仪礼·大射礼》
柄(铁椎把)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柄子(方言。器物的把儿);刀柄;勺柄;曲柄(曲轴的弯曲部分)
(4) 权力
而皇上无寸柄。——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权柄(所掌握的权力);柄用(被重用而掌握大权);柄令(权柄;命令)
(6) 植物的花、叶、果和枝茎相连的部分 。如:花柄;叶柄
(7) 比喻言行上被人抓住的缺点、漏洞 。如:笑柄;话柄
(8) 根本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礼记·礼运》
谦,德之柄也。——《易·系辞下》
治国家不失其柄。——《国语·齐语》
(9) 姓
量词
用于有柄之物 。如:一柄大刀;一柄锄头
动词
(1) 执掌;掌握。同“秉”
以八柄诏王驭群臣。——《周礼·天官·大宰》
(2) 又如:柄事(执掌政事);柄朝(执掌朝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iang5 [沙头角腔] biang5 [东莞腔] biang5 [海陆丰腔] biang5 [客英字典] biang5 [陆丰腔] b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4 [台湾四县腔] biang5 [宝安腔] bia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柄 | 陂病 | 幫 | 庚三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piengh/pyanq | pĭɐ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