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廷

shū tíng [ shu ting]
繁体 樞廷
注音 ㄕㄨ ㄊ一ㄥˊ

词语释义

1.亦作"枢廷"。 2.政权中枢;内庭。

词语解释

  1. 见“ 枢庭 ”。

引证解释

⒈ 见“枢庭”。

汉字详情

shū [shu]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A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SK
四角: 41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区声。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

(2) 同本义

枢,户枢也。——《说文》

枢谓这椳。又枢达北方谓之落时。——《尔雅》

枢机之发。——《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

视门枢下当有白发。——《汉书·五行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汉· 贾谊《过秦论》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3) 又如:枢户(解脱门枢)

(4) 木名,即刺榆

山有枢,隰有榆。——《诗·唐风·山有枢》

(5) 泛指转轴

半弦弧不满圜半径者,以矢为枢,以半弦弧规之,成浑圜之小规。——清· 阮元《畴人传》

(6) 又指主制动的机关

其枢在水。——《管子·水地》。注:“主运转者也。”

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 汉· 赵晔《吴越春秋》

(7) 又如:枢干

(8) 中心;枢纽;关键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战国策·秦策》

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释文:“要也。”

(9) 又如:枢柄(主要的权柄);枢奥(中枢堂奥的所在);枢秘(关键;纲要);枢括(关键,中心);枢管(枢辖。关键);枢中(枢要中心)

(10) 旧指国家政权或天子之位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枢垣(朝廷中重要的、接近皇帝的官署);枢近(在天子近侧或中央机要的职位);枢臣(指朝廷中枢的大臣);枢府(国政机要之所。宋多指枢密院。宋朝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号为二府);枢使(枢密使的简称);枢相(枢密使);枢务(国家的重要政务。多指宰臣所掌的政事);枢幄(枢密院);枢衡(指中央行政机关。也指行政中枢的主要职权);枢廷(政权中枢);枢秘(指中央机要部门,犹枢要);枢辖(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枢辅(旧时指中央掌军权的大臣)

(12) 星名

(13) 指北斗七星第一星。又称天枢星。如:枢斗(即天枢。北斗七星第一颗);枢光(天枢星的光芒)

(14) 指北极五星的纽星。如:枢极(斗枢与北极星)

英文翻译

door hinge; pivot; center of power

方言集汇

◎ 粤语:syu1

宋本广韵

tíng [ting]
部首: 227
笔画: 6
五笔: TFP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KHG
四角: 12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廴,壬( tíng)声。廴( 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2) 同本义

廷,朝中也。——《说文》

虎兕争兮于廷中。——《楚辞·王逸·九思逢尤》

游汉廷公卿间。——《汉书·陆逵传》

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见相如。

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

(4) 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为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史记》

(5) 庭院;院子。通“庭”

子有廷内。——《诗·唐风·山有枢》

张武军于荧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夫差使人立于廷。——《左传·定公十四年》

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管子·法法》

门廷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

听于廷。——《资治通鉴·唐纪》

(6) 朝位;位置

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马王堆汉墓帛书》

形容词

公正

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英文翻译

court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2 [海陆丰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东莞腔] tin2 [梅县腔] tin2 [宝安腔]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陆丰腔] t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