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薪

xī xīn [ xi xin]
注音 ㄒ一 ㄒ一ㄣ

词语释义

劈柴。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孔颖达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后因以指作媒。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施 丰施 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后因以谓继承父业。

词语解释

  1. 劈柴。

    《诗·小雅·小弁》:“伐木掎矣,析薪扦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宋 邵雍 《渔樵问对》:“乃析薪烹鱼而食之,飫而论《易》。” 叶圣陶 《穷愁》:“母遂復醒,闻其子析薪声,知子已起。”

  2.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孔颖达 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后因以指作媒。

    《好逑传》第十三回:“何竟不闻,而乃自遣尺书为析薪之用,不亦太褻乎!”

  3.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施 ( 丰施 )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后因以谓继承父业。《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论》:“ 王朗 文博富赡…… 王肃 亮直多闻,能析薪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 陈省斋 先生继其父,署守 镇江 。余代作对联云:‘守郡继先人,问 江 水长流,剩几个当年父老;析薪绵世泽,愿黄堂少住,留一枝此日甘棠。’”

引证解释

⒈ 劈柴。

《诗·小雅·小弁》:“伐木掎矣,析薪扦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宋邵雍《渔樵问对》:“乃析薪烹鱼而食之,飫而论《易》。”
叶圣陶《穷愁》:“母遂復醒,闻其子析薪声,知子已起。”

⒉ 后因以指作媒。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孔颖达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
《好逑传》第十三回:“何竟不闻,而乃自遣尺书为析薪之用,不亦太褻乎!”

⒊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施 ( 丰施 )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
后因以谓继承父业。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论》:“王朗文博富赡…… 王肃亮直多闻,能析薪哉!”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陈省斋先生继其父,署守镇江。余代作对联云:‘守郡继先人,问江水长流,剩几个当年父老;析薪绵世泽,愿黄堂少住,留一枝此日甘棠。’”

析薪的国语词典

劈柴。

析薪的网络释义

析薪

  • 析薪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为劈柴,出自《诗·齐风·南山》。
  • 析薪的翻译

    德语: Feuerholz spalten

    汉字详情

    [xi]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HML
    四角: 429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木,从斤。用斧子劈开木头。本义:劈,劈木头)

    (2) 同本义

    析,破木也。——《说文》

    析,劈也。——《声类》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明· 方孝孺《双桂轩铭》

    (3) 又如:析木(劈开木头);析薪(劈柴)

    (4) 分析,辨认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天下》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 陶潜《移居》

    (5) 又如:析理(分析事物的道理);析句(分析句子的结构、成分等);析字(辨析字义);析微(分析精深细微的道理);析辩(分析论辩)

    (6) 分开;分散

    厥民析。——《书·尧典》。传:“其民老壮分析也。”

    逮归,季孟已有析烟之议。——宋· 张今《范子严墓志》

    (7) 又如:析骸以爨(折散尸骨当柴烧饭);析箸(分家);析耕(分开田产,各自耕作)

    名词

    英文翻译

    split wood; break apart; divide

    方言集汇

    ◎ 粤语:cik1 sik1
    ◎ 客家话:[东莞腔] sit7 [宝安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梅县腔] sit7 [海陆丰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sag5 x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先擊錫開入聲開口四等seksiek
    xīn [xin]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US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YDL
    四角: 449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薪,荛也。——《说文》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

    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

    毁伤其薪木。——《孟子》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薪火(柴火);薪桂(薪贵于桂。形容柴火昂贵);薪柴(柴火);薪樵(柴火)

    (3)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抱薪救火。——宋· 苏洵《六国论》

    (4) 又如:薪采(采樵,砍柴);薪桂(薪贵于桂。比喻物价昂贵);薪蒸(木材);薪火相传(木柴虽有烧尽的时候,但火却可以传衍不息。比喻为师徒以道术递相传授不绝,或种族血统及文化精神之绵衍无尽)

    (5) 薪水、薪金的省称 。又如:加薪;薪工(薪金,工资);薪津(薪金);薪给

    动词

    (1) 取以为薪;打柴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南朝梁· 肖统《陶渊明传》

    (2) 又如:薪采(打柴);薪苏(樵采)

    英文翻译

    fuel, firewood; salary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沙头角腔] sin1 [梅县腔] sim1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东莞腔]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xin1 [陆丰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ins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