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道

wǎng dào [ wang dao]
注音 ㄨㄤˇ ㄉㄠˋ

词语释义

违背正道。

指邪曲之道。

犹漫道、莫说。

绕道。

词语解释

  1. 违背正道。

    《管子·形势》:“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适主意而偷説,备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虽速,祸患之至亦急。”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安定太守汝南胡伊》:“ 柳下惠 不枉道以事人,故三黜而不去。”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进退以义,士之节也;枉道干进,士之耻也。”

  2. 指邪曲之道。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中国 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3. 绕道。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遣骑到 鄴 ,故使枉道相过。” 唐 岑参 《送卢郎中除杭州之任》诗:“知君望乡处,枉道上 姑苏 。” 宋 苏轼 《送海印禅师偈》:“公以三诗赠行,復枉道过某於 齐安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枉道过我海边上的旧居,仍然空着没有赁出。”

  4. 犹漫道、莫说。

    唐 尚颜 《秋夜吟》:“枉道一生无繫着, 湘 南山水别人寻。”

引证解释

⒈ 违背正道。

《管子·形势》:“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适主意而偷説,备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虽速,祸患之至亦急。”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安定太守汝南胡伊》:“柳下惠不枉道以事人,故三黜而不去。”
宋叶适《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进退以义,士之节也;枉道干进,士之耻也。”

⒉ 指邪曲之道。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⒊ 绕道。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今遣骑到鄴,故使枉道相过。”
唐岑参《送卢郎中除杭州之任》诗:“知君望乡处,枉道上姑苏。”
宋苏轼《送海印禅师偈》:“公以三诗赠行,復枉道过某於齐安。”
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枉道过我海边上的旧居,仍然空着没有赁出。”

⒋ 犹漫道、莫说。

唐尚颜《秋夜吟》:“枉道一生无繫着, 湘南山水别人寻。”

枉道的国语词典

违背、歪曲正道。

枉道的网络释义

枉道

  • 枉道,汉语词汇。
  • 拼音:wǎng dào
  • 释义:1、违背正道。2、邪曲之道。3、绕道。4、.犹漫道、莫说。
  • 枉道的翻译

    德语: auf krummen Wegen , einen Umweg machen

    枉道造句

    荆俊冤枉道“我说,要不是你想黑了我曲谱,能出这档子事吗?”。
    吴风心里冤枉道,不过为了生存果然还是顺着说比较好,危险面前节操什么的果然都是浮云。
    我大喊冤枉道“哪有?是这三个白痴自己会错意了!我哪里舍得咒我的敏敏呢?我心疼还来不及呢!”。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
    俭则寡欲,可以直道而行;侈则多欲,则会枉道速祸。
    大兴国双膝跪倒一脸冤枉道是陛下让我准备礼品送去的。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王靖一听,大感冤枉道“蚌妹……,哦,不……”。
    不以天下枉道,不以乐生害仁。
    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拒谏空称才绝代,饰非枉道巧多饶。
    儿奉大人教诲,当尽力取法乎上,决不敢枉道诡遇,以负大人。
    闻正道不行,释事而退,未闻枉道以求容也。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汉字详情

    wǎng [wa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MG
    四角: 419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2) 同本义

    枉,邪曲也。——《说文》

    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荀子·王霸》

    枉道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枉用三尺。——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枉法营私(曲解、破坏法律,以谋求私利);枉矢(不直的箭);枉径(弯曲的小路);枉策(弯曲的马鞭);枉路(弯曲的道路);枉渚(弯曲之渚);枉木(曲木,弯木);枉直(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

    (4) 邪恶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5) 又如:枉上(不正之君主);枉邪(邪恶不正,亦指邪恶不正的人);枉情(邪念)

    (6) 乱的 。如:枉攘(纷乱的样子)

    动词

    (1) 使受冤屈

    恒人见枉。——《论衡·问孔》

    其枉民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枉状(歪曲事实,诬告别人的状文);枉滥(枉法恣肆,使人无辜受害);枉结(冤屈难解的事件);枉抑(冤屈);枉陷(冤枉陷害;无故陷害)

    (3) 绕道 。如:枉帆(谓船绕道而行)

    (4) 违背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白居易《重赋》

    (5) 又如:枉戾(谓歪曲颠倒);枉屈(歪曲,违背);枉墨矫绳(比喻违背准绳、准则);枉道事人(本谓违背正道侍奉人)

    (6) 凌弱 。如:枉桡(违法曲断;偏私不公,使有理不申);枉曲(谓违法曲断;不公正)

    (7) 谦词。谓使对方受屈

    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枉车骑。

    (8) 又如:枉驾(屈尊以相访。称人走访的敬词);枉骑(屈尊相访。即枉驾);枉人(谓枉劳人,麻烦别人);枉才(指被埋没的人才);枉口(屈服改口);枉问(敬词。犹言承蒙问候);枉访(屈尊就访);枉语(屈尊告诉)

    副词

    (1) 徒然,白费

    还有枉抛心力处,多于五柳赋闲情。——唐· 崔道融《读杜紫微集》

    (2) 又如:枉费工夫;枉言(白说,空说);枉沐(白白地蒙受);枉苦(徒然;白白地);枉劳(徒劳);枉说(徒然说,白说);枉杀(白费;辜负)

    英文翻译

    useless, in vain; bent, crooked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2
    ◎ 客家话:[陆丰腔] wong3 [梅县腔] nong5 wong3 [沙头角腔] wong3 [客英字典] vong3 [台湾四县腔] wong3 nong3 nong5 [东莞腔] wong3 [宝安腔] wong3 [客语拼音字汇] vong3 [海陆丰腔] wong3 nong3 n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紆往陽合上聲合口三等ʔĭwaŋqyangx/vank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