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屈

wǎng qū [ wang qu]
注音 ㄨㄤˇ ㄑㄨ

词语释义

枉屈 wǎngqū

(1) 委屈

be misunderstood and inconvenient

词语解释

  1. 歪曲,违背。

    《后汉书·阜陵质王延传》:“王前犯大逆,罪恶尤深,有同 周 之 管 蔡 , 汉 之 淮南 。经有正义,律有明刑。先帝不忍亲亲之恩,枉屈大法,为王受愆,羣下莫不惑焉。”

  2. 谓使受冤屈。

    宋 王禹偁 《端拱箴》:“喜赏惑滥,亏损天鉴;怒刑不正,枉屈人命。”《朱子语类》卷一三七:“ 屈原 本是一箇忠诚惻怛爱君底人,观他所作《离骚》数篇,尽是归依爱慕不忍捨去 怀王 之意……而今人句句尽解做駡 怀王 ,枉屈説了 屈原 。”

  3. 谓屈尊就卑。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

引证解释

⒈ 歪曲,违背。

《后汉书·阜陵质王延传》:“王前犯大逆,罪恶尤深,有同周之管蔡,汉之淮南。经有正义,律有明刑。先帝不忍亲亲之恩,枉屈大法,为王受愆,羣下莫不惑焉。”

⒉ 谓使受冤屈。

宋王禹偁《端拱箴》:“喜赏惑滥,亏损天鉴;怒刑不正,枉屈人命。”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屈原本是一箇忠诚惻怛爱君底人,观他所作《离骚》数篇,尽是归依爱慕不忍捨去怀王之意……而今人句句尽解做駡怀王,枉屈説了屈原。”

⒊ 谓屈尊就卑。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

枉屈的国语词典

扭曲、违背。

枉屈的网络释义

枉屈

  • 枉屈,拼音wǎng qū,是指歪曲,违背。
  • 汉字详情

    wǎng [wa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MG
    四角: 419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2) 同本义

    枉,邪曲也。——《说文》

    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荀子·王霸》

    枉道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枉用三尺。——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枉法营私(曲解、破坏法律,以谋求私利);枉矢(不直的箭);枉径(弯曲的小路);枉策(弯曲的马鞭);枉路(弯曲的道路);枉渚(弯曲之渚);枉木(曲木,弯木);枉直(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

    (4) 邪恶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5) 又如:枉上(不正之君主);枉邪(邪恶不正,亦指邪恶不正的人);枉情(邪念)

    (6) 乱的 。如:枉攘(纷乱的样子)

    动词

    (1) 使受冤屈

    恒人见枉。——《论衡·问孔》

    其枉民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枉状(歪曲事实,诬告别人的状文);枉滥(枉法恣肆,使人无辜受害);枉结(冤屈难解的事件);枉抑(冤屈);枉陷(冤枉陷害;无故陷害)

    (3) 绕道 。如:枉帆(谓船绕道而行)

    (4) 违背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白居易《重赋》

    (5) 又如:枉戾(谓歪曲颠倒);枉屈(歪曲,违背);枉墨矫绳(比喻违背准绳、准则);枉道事人(本谓违背正道侍奉人)

    (6) 凌弱 。如:枉桡(违法曲断;偏私不公,使有理不申);枉曲(谓违法曲断;不公正)

    (7) 谦词。谓使对方受屈

    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枉车骑。

    (8) 又如:枉驾(屈尊以相访。称人走访的敬词);枉骑(屈尊相访。即枉驾);枉人(谓枉劳人,麻烦别人);枉才(指被埋没的人才);枉口(屈服改口);枉问(敬词。犹言承蒙问候);枉访(屈尊就访);枉语(屈尊告诉)

    副词

    (1) 徒然,白费

    还有枉抛心力处,多于五柳赋闲情。——唐· 崔道融《读杜紫微集》

    (2) 又如:枉费工夫;枉言(白说,空说);枉沐(白白地蒙受);枉苦(徒然;白白地);枉劳(徒劳);枉说(徒然说,白说);枉杀(白费;辜负)

    英文翻译

    useless, in vain; bent, crooked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2
    ◎ 客家话:[陆丰腔] wong3 [梅县腔] nong5 wong3 [沙头角腔] wong3 [客英字典] vong3 [台湾四县腔] wong3 nong3 nong5 [东莞腔] wong3 [宝安腔] wong3 [客语拼音字汇] vong3 [海陆丰腔] wong3 nong3 n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紆往陽合上聲合口三等ʔĭwaŋqyangx/vank
    [qu]
    部首: 327
    笔画: 8
    五笔: NB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UU
    四角: 772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形容词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英文翻译

    bend, flex; bent, crooked; cr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wat1
    ◎ 客家话:[宝安腔] kut7 [客英字典]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t7 [梅县腔] kiut7 [客语拼音字汇] kiud5 kud5 kud6 vud5 [沙头角腔] kut7 [陆丰腔] kiut7 [海陆丰腔] kiut7 [东莞腔] k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