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pí pa [pi pa]
注音 ㄆ一ˊ ㄆㄚˊ

词语释义

枇杷 pí pá

(1) 亚洲的一种常绿乔木,现被栽培于大部分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其果实可用

loquat

词语解释

  1. 果木名。蔷薇科,常绿小乔木,叶长圆形,花白色,冬花夏熟。实球形或椭圆形,味甜美,供生食,或制罐头食品。叶可入药。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杮,亭奈厚朴。”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枇杷须接,乃为佳果。一接核小如丁香荔枝,再接遂无核也。” 杨朔 《征尘》:“它的本身更象一颗虫蚀而腐烂的枇杷。”

  2. 即琵琶。

    《释名·释乐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参见“ 琵琶 ”。

枇杷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蔷薇科枇杷属,常绿乔木。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长椭圆,具短柄,互生,先端锐,边缘具疏锯齿。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色白。果实也称为「枇杷」,呈淡黄色或橙黄色,味甘美,可食。叶子和核果可入药,具镇咳作用。

枇杷的网络释义

枇杷 (水果)

  •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
  • 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
  • 枇杷的翻译

    英语: loquat tree (Eriobotrya japonica)​, loquat fruit
    德语: Loquat, Japanische Wollmispel
    法语: Néflier du Japon

    枇杷造句

    记得在区公所的一个小跨院里,有一棵枇杷树,树不是很高,爬几把就可以踩在丫枝上摘枇杷叶儿。
    简城玉龙山庄后面有片枇杷林,不过现在还没有开发,但是可以采摘,听说附近居民大背小背地去摘。
    此时,不少家庭都会备些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如川贝枇杷露、复方鲜竹沥等。
    要说是神嘴,疯婆子眼睁睁地看到枇杷被顽童抢了,唇焦口燥呼不得时就破口大骂,骂顽童吃了他的枇杷会夭折,会被野狼叼去。
    一个晴空万里的傍晚,曹老登上枇杷山,放眼四望,长江嘉陵江银白如带,山城灯火灿烂,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进入秋季燥气升,饮食滋阴润肺宜;芝麻富含蛋白质,补血养发生津液;枇杷消食助吸收,化痰消气还止咳;菠萝含维生素,消除疲劳补体力。祝你健康!
    尽管今年枇杷丰产,品质却未受影响,目前正值旺销的“解放钟”果大肉厚、酸甜适口。
    在化痰止咳方面,可使用蛇胆川贝末、川贝枇杷膏、橘红痰咳液、复方甘草合剂等中成药。
    桃树、枇杷树、竹子、葡萄架、二楼栏杆,满院子挂过去。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年手植也,今已结实,甘美多汁,二十块一斤。
    枇杷果熟了,百合花已经散谢。白昼蚊鸣的林木荫处,据说能改变其次颜色的盛开的紫阳花也早已枯萎了。梅雨过去,盂兰节的演出到了最后的节目。永井荷风 
    如咳必清、心嗽平、咳特灵、舒喘灵、复方甘草片、川贝枇杷膏等。
    汉方圣宝宣畅茶就是针对鼻炎病症的中医茶疗饮品,内含代代花、杏仁、甘草、枇杷叶、淡竹叶等纯天然的草本植物。
    女性调理健康的好水果:过度用脑—香蕉;过度用眼—番木瓜;牙龈出血—猕猴桃;心脏病史—葡萄柚;长期吸烟—葡萄;肌肉拉伤—菠萝;预防皱纹—芒果;血液供氧不足—樱桃;腹泻—苹果;胃痛—木瓜;消化不良—梨子、草莓、枇杷。转给关心的她!
    林阴间,余文翻飞腾跃,一套拟兽拳打的虎虎生威,时而似蛟,时而似鸾,时而似熊,时而似虎……引动天地灵气簇养筋骨,但听不时有“枇杷”。
    随着四五月份“长红”、“解放钟”、“白梨”等优质品种陆续登场,枇杷销售将进入旺季。
    姑娘身材苗条,轻盈地踩在高处的枝条上,采摘梢头的枇杷,像一只轻捷的燕子,又像飘忽的云彩。
    若我化鹤归来,当庭种了枇杷一棵,纵遍观世事多舛,遍历命途凉薄。
    我半信半疑地摘了一棵有斑的枇杷:"哎呀,太甜蜜了,简直太甜蜜了。"。

    汉字详情

    [pi]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XXN
    五行:
    仓颉: DPP
    四角: 42910

    详细解释

    名词

    动词

    (1) 通“匕”。食器

    杵以梧,枇以桑,长三尺。——《礼记·杂记让》

    (2) 通“篦”。用篦子梳发

    头不枇沐,体生疮肿。——《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

    英文翻译

    loquat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宝安腔] pi2 [梅县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海陆丰腔] pi2 [东莞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 潮州话:b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pa]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C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AU
    四角: 4791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木,巴声。( )本义:农具名) 一种有齿和长柄的农具。用以耙梳、聚拢,多用竹、木或铁等制成

    杷,收麦器。——《说文》

    屈竹作杷,削治鹿卢。——汉· 王褒《僮约》

    动词

    通“爬”。发掘

    ——见“枇杷”( pípa)

    英文翻译

    loquat

    方言集汇

    ◎ 粤语:paa4
    ◎ 客家话:[梅县腔] pa2 [海陆丰腔] pa2 [客英字典] pa2 [台湾四县腔] pa2 [客语拼音字汇] pa2 [宝安腔] pa2 [东莞腔] pa2 [陆丰腔] pa3
    ◎ 潮州话:b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巴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bʰabra/bea

    枇杷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