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垢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铜镜上生成的氧化物的俗称。
《正字通·金部》:“又,锈,镜锈,镜上緑也,俗名 杨妃 垢。”
引证解释
⒈ 铜镜上生成的氧化物的俗称。
引《正字通·金部》:“又,锈,镜锈,镜上緑也,俗名杨妃垢。”
杨妃垢的网络释义
杨妃垢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昜(
)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2)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杨,杨木也。——《说文》
杨,蒲柳。——《尔雅》
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又如:白杨;赤杨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ang5(iâng) <姓>iên5(iêⁿ) [饶平、揭阳、潮阳]ion5(iô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fēi
名词
(1) (会意。从女,己声。本义:婚配,配偶)
(2) 通“配”(
)。同本义妃,匹也。——《说文》
嘉耦曰妃。——《左传·桓公二年》
故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商君书·画策》
(3) 又如:吉妃(美满的婚配)
(4) 泛指妻子
以某妃配某氏。——《仪礼·少牢礼》。注:“某妃,某妻也。”
嫘祖为 黄帝正妃。——《史记》
(5) 帝王的妾
宿有妃,嫱嫔御焉。——《左传·哀公元年》
(6) 又如:妃妾(皇帝的妾);妃嫔(帝王的妾侍。妃,位次于后;嫔,位又次于妃)
(7) 特指太子、王侯之妻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注:“配也。”
皇帝纳皇后。…皇太子纳妃。…亲王纳妃。——《新唐书》
(8) 女神的尊称
从南湘之二妃。——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
(9) 某一事物的对立面。因其既相反又相成,故称
水,火妃也。——《左传》
pè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1 [东莞腔] fui1 [梅县腔] fi1 fui1 [陆丰腔]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霏 | 芳非 | 滂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pʰĭwəi | phyoi/phvo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2) 同本义
垢,浊也。——《说文》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庄子·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爬罗剔块,刮垢磨光。——韩愈《进学解》
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4) 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受天下之垢。——《庄子·让王》
国君含垢。——《左传·宣公十五年》
(5) 沉积的水垢,尤指烧水器皿(如锅炉)内部的 。如:锅垢;水垢
(6) 蒙受屈辱或贬抑的实例 。如:忍辱含垢;垢辱;垢耻(耻辱);垢误(蒙耻受害)
(7) 邪恶,邪恶的人或事 。如:藏垢纳污
形容词
(1) 污秽不洁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蓬头垢面;垢氛(污浊的气氛);垢尘;垢俗(尘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浊混乱,玩忽荒怠)
(3) 通“诟”。耻辱
维彼不顺,征以中垢。——《诗·大雅·桑柔》
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庄子·天下》
(4) 又如:含垢(忍受耻辱);忍垢(忍受耻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u5 [梅县腔] geu5 [海陆丰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eu4
◎ 潮州话:哥乌3(购)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苟 | 古厚 | 見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kux/kov | k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