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夫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旧时称殡葬时抬棺的工人。
王统照 《生与死的一行列》:“一群乞丐似的杠夫,束了草绳,戴了穿洞毡帽……大家预备到 北长街 为一个医生抬棺材去。”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那是 杜 家派的杠夫,抬寿木来啦。”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称殡葬时抬棺的工人。
引王统照《生与死的一行列》:“一群乞丐似的杠夫,束了草绳,戴了穿洞毡帽……大家预备到北长街为一个医生抬棺材去。”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那是杜家派的杠夫,抬寿木来啦。”
杠夫的国语词典
出葬时抬运棺木的人。
如:「在门外看见杠夫,就知道出殡仪式快开始了。」
杠夫的网络释义
杠夫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āng
名词
(1) (形声。从木,工声。(
)本义:床前横木)(2) 同本义
床,其杠,北燕、 朝鲜之间谓之树,自 关而西, 秦 晋之间谓之杠。——《方言》
杠,床前横木也。——《说文》
(3) 指旗杆
素锦绸杠。——《尔雅·释天》
(4) 比较小的桥 。如:石杠(石桥);杠彴(泛指桥);杠梁(桥梁)
(5) 另见
gàng
名词
(1) 抬重物的粗棍。亦指门闩 。如:木杠;铁杠;门杠;杠房头(杠房的把头);杠架(抬尸体用的床)
(2) 锻炼身体用的一种器械 。如:高低杠;杠铃;双杠;单杠
(3) 批改文字或阅读中作为标记所画的粗直线 。如:书上画了好多杠杠;在稿子上扛了许多杠子
(4) 机床上带螺纹的棍状零件 。如:丝杠
动词
(1) 把不通的文字、错字或多余的字用直线划去或标出 。如:他把作文中的许多词句都杠掉了
(2) 在布、皮或石头上磨擦使锋利些 。如:把刀或剃刀杠一下;杠刀
(3) 专横自是,好与人争 。如:好抬杠;他又跟人杠上了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ong5 [台湾四县腔] gong5 gong1 [东莞腔] gong1 [宝安腔] gong1 gong5 [客英字典] gong1 gong5 [海陆丰腔] gong5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4
◎ 潮州话:gong3(kòng) gang3(kà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江 | 古雙 | 見 | 江 | 平聲 | 江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krung/keong | kɔŋ |
详细解释
fū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fú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扶 | 防無 | 並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bʰĭu | byo/b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