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腰

shù yāo [ shu yao]
注音 ㄕㄨˋ 一ㄠ

词语释义

束腰 shùyāo

(1) 为使腰部细瘦而束紧腰部

girdle the waist

词语解释

  1. 腰带。

    元 郭翼 《蹋踘篇和铁厓韵》之一:“簇花小银云作团,双尖绣袜星流丸,金蝉束腰燕盘盘。”

  2. 系腰。

    元 明本 《山居》诗之三:“束腰懒用三条篾,扣己谁参一字关。”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版荡凄凉》:“固脰以兽皮,曰护项;束腰以帛,两端悬尻后若尾。”《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陆氏 自走出来,计点工程,一眼覷着个匠人,腰间繫着一条鸳鸯绦儿,依稀认得是丈夫束腰之物,吃了一惊。”

  3. 以带紧束腰肢使细。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且又不惟 中国 , 非洲 之压首, 欧洲 之束腰,皆杀机也。”

  4. 古代建筑学术语。指建筑中的收束部位。

    宋 李诫 《营造法式》卷三:“造殿阶基之制……其叠澁每层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版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

  5. 指家具上的收缩部位。

    王世襄 《“束腰”和“托腮”--漫谈古代家具和建筑的关系》:“‘束腰’指家具上的一个收缩部分,一般位在面板边框和牙条之间。”

引证解释

⒈ 腰带。

元郭翼《蹋踘篇和铁厓韵》之一:“簇花小银云作团,双尖绣袜星流丸,金蝉束腰燕盘盘。”

⒉ 系腰。

元明本《山居》诗之三:“束腰懒用三条篾,扣己谁参一字关。”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版荡凄凉》:“固脰以兽皮,曰护项;束腰以帛,两端悬尻后若尾。”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陆氏自走出来,计点工程,一眼覷着个匠人,腰间繫着一条鸳鸯绦儿,依稀认得是丈夫束腰之物,吃了一惊。”

⒊ 以带紧束腰肢使细。

清谭嗣同《仁学》十:“且又不惟中国,非洲之压首, 欧洲之束腰,皆杀机也。”

⒋ 古代建筑学术语。指建筑中的收束部位。

宋李诫《营造法式》卷三:“造殿阶基之制……其叠澁每层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版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

⒌ 指家具上的收缩部位。

王世襄《“束腰”和“托腮”--漫谈古代家具和建筑的关系》:“‘束腰’指家具上的一个收缩部分,一般位在面板边框和牙条之间。”

束腰的国语词典

腰带。

束腰的网络释义

束腰

  • 束腰,有多种含义,现多指女人为保持腰部纤细而用束腰带束紧腰部的行为;也可指旧时欧洲的陋习,如同中国缠足一般,旧时欧洲女性为了追求细腰而过分束腰,严重者身体畸形,更有甚者因此丧命。
  • 束腰的翻译

    英语: girdle
    德语: Gürtel (S)​

    束腰造句

    穿对襟华饰长袖短衣,束腰,花长裤,着花鞋,为布帛制品。
    长款上衣如束腰宽松外衣、男式吊裆裤和女式裙裤,可能成为潮人们的必备单品。
    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晚抽薹、束腰美观,叶色绿,叶柄宽厚,丰产,品质好。
    用白稠做的宽松裤褂,对襟纽襻,腰上用黑色绸带束腰,裤腿打小绑腿,脚穿薄底布鞋。
    方法利用矩阵光学方法,推导了高斯光束经耦合系统聚焦后束腰宽度和像距的计算公式。
    又为你使头上光秃,用麻布束腰,号啕痛哭,苦苦悲哀。
    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前天坐火车回来,居然看到一个留着清朝那种后脑勺一撮发,前面三羊胡子,穿着束腰皮衣,远看以为看到清朝早期的哪位伟人,想着,到底是我穿越还是他穿越。
    我在设计了护肩和束腰外衣,是想使大家想起杰迪的原型所穿的褐色的袍子,而这护肩与束腰外衣,也使战甲看上去更为正式。
    胸罩、束腰带、紧身胸衣、吊裤带、吊袜带、束袜带和类似品及其零件,不论是否针织或钩编的。
    他身着有四个贴兜、束腰、后面有扣带的佛伦奇式军装,但头上仍缠着黑白格头巾。
    于是她披上挂在一旁的浴袍,一边将束腰绳打上蝴蝶结,一边走入自己的卧室。
    专家通过对上述领导人身材对比研究发现,斯大林最喜欢穿的专门为他缝制的半军事化弗伦奇式上衣,因英国元帅弗伦奇而得名,束腰,有四个贴兜,后面有扣带。
    腰带在束腰的时候要留出一定的余量,防止太卡自己的。
    与传统风格相比,目前流行的巴多式新款礼服裙则显得更为奢华。直线型领口、绣花上装、法兰西帝国风格的束腰,显得十分简洁。
    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在巡回竞选游说中,他以古印加帝国为象征,头戴尖顶帽,身着色彩绚烂的束腰外衣。
    她母亲在给孩子设计服装时呕心沥血,充分发挥了华丽的倾向,用鲜红的天鹅绒为她裁剪了一件式样独特的束腰裙衫,还用金丝线在上面绣满新奇多采的花样。
    当光束具有较大的发散角或光束束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傍轴近似不再成立。

    汉字详情

    shù [shu]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GK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L
    四角: 509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囗( 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

    (4) 约束;限制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5)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

    (6) 收拾;整理

    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

    (7)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

    (8) 搁置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9) ∶姓

    量词

    (1) 把,小捆

    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

    (2) 又如:一束花

    英文翻译

    bind, control, restrain; bale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k7 sok7 cuk7 [梅县腔] chuk7 [海陆丰腔] suk7 sok7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suk7 [陆丰腔] zo3 [东莞腔] cuk7 [沙头角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sug5 [宝安腔] c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玉入聲開口三等ɕĭwoksjyuk/sjvk
    yāo [yao]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S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MWV
    四角: 712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要声。本作“要”。本义:紧接肋或胸以下的部分;胸和髋之间的身体的一部分)

    (2) 同本义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

    (3) 又如:腰板(人的腰和背。多就姿势而言。亦借指体格);腰腿(腰部和腿部的活动能力)

    (4) 肾脏的俗称 。如:猪腰

    (5) 指所穿衣服在身体的腰部的部分 。如:裤腰

    (6) 缝在衣服里面的或旁边开口的小袋 。如:我腰里还有些钱

    (7) 指某物的中部或中间部分

    半山腰

    (8) 又如:腰房(两进院子中间的房子);腰封(束在礼品中间的绢带,上面写明送礼者和收礼人的名号);腰门(中门);山腰;锅炉炉腰

    (9) 驿站 。如:腰站;腰顿

    动词

    (1) 佩在腰上

    腰白玉之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腰金衣紫(腰挂金印,身穿紫袍,指做了大官);腰舟(古人以瓠系在腰间,用以渡水,谓“腰舟”);腰佩(古代系在腰间以别官阶的一种佩件);腰扇(古代佩在腰间可以折叠的团扇);腰袱(系在腰间的包袱。多用以藏钱)

    英文翻译

    waist; kidney

    方言集汇

    ◎ 粤语:ji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u1 jau1 [东莞腔] jau1 [沙头角腔] jau1 [客英字典] jau1 [海陆丰腔] rau1 [梅县腔] jau1 [宝安腔] jau1 [陆丰腔] jau1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e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霄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qjeu/ieuʔĭ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