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靥

xìng yè [ xing ye]
繁体 杏靨
注音 ㄒ一ㄥˋ 一ㄝˋ

词语释义

指杏花。

词语解释

  1. 指杏花。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黄寻远莲须,红閲邻杏靨。” 宋 苏轼 《哨徧·春词》词:“方杏靨匀酥,花鬚吐绣,园林排比红翠。” 清 陈维崧 《绮罗香·咏海棠》词:“褪尽梅粧,飘残杏靨,春事今年恁快。”

引证解释

⒈ 指杏花。

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黄寻远莲须,红閲邻杏靨。”
宋苏轼《哨徧·春词》词:“方杏靨匀酥,花鬚吐绣,园林排比红翠。”
清陈维崧《绮罗香·咏海棠》词:“褪尽梅粧,飘残杏靨,春事今年恁快。”

杏靥的国语词典

杏花。

杏靥的网络释义

杏靥

  • xìng yè
  • 注音ㄒㄧㄥˋ ㄧㄜˋ
  • 指杏花。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黄寻远莲须,红阅邻杏靥。” 宋 苏轼 《哨徧·春词》词:“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 清 陈维崧 《绮罗香·咏海棠》词:“褪尽梅粧,飘残杏靥,春事今年恁快。”
  • 汉字详情

    xìng [xing]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DR
    四角: 406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木名。杏树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单性,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红色,味酸甜

    杏,杏果也。从木,可省声。——《说文》。按,尚省声。

    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管子》

    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庄子》

    桃李梅杏,楂梨姜桂。——《礼记·内则》

    (2) 又如:杏苑(杏树园林;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杏林(见杏田典故。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杏林得意(借指进士及第)

    (3) 杏花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红楼梦》

    (4) 又如:杏雨(杏花雨);杏腮(指杏花);杏装(杏花的装扮。指粉红色);杏殇(杏的花苞凋落。喻婴儿夭折);杏靥(指杏花)

    (5) 杏仁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清明日忆诸弟》

    (6) 又如:杏丹(方士以杏仁为主要原料所制的一种成药。传说食之能令人颜色美好);杏酪(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

    英文翻译

    apricot; almond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6
    ◎ 客家话:[东莞腔] hen3 [沙头角腔] hen5 [客英字典] hen5 [台湾四县腔] hen5 [梅县腔] hen5 [海陆丰腔] hen6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陆丰腔] hem6 [宝安腔] hen3
    ◎ 潮州话:hêng6(hĕng) [潮阳]kêng6(khĕ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何梗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ɣɐŋghrangx/heank
    [ye]
    部首: 904
    笔画: 15
    五笔: DDDD
    五行:
    仓颉: MIKW
    四角: 7126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面,厌声。本义:面颊上的微涡)

    (2) 同本义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红楼梦》

    (3) 又如:酒靥;笑靥;靥脯(颊边的酒窝)

    (4) 妇女面颊上所涂的妆饰 。如:靥钿(古代妇女面颊上涂点的饰物)

    英文翻译

    dimples

    方言集汇

    ◎ 粤语:jip6
    ◎ 潮州话:iab4 (iap) 「澄海」ia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