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骇猴

shā jī hài hóu [ sha ji hai hou]
繁体 殺雞駭猴
注音 ㄕㄚ ㄐ一 ㄏㄞˋ ㄏㄡ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杀鸡骇猴 shājī-hàihóu

(1) 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的人

kill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1;punish sb. as a warning to others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成语用法

杀鸡骇猴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俗话説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拏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亦作“杀鷄吓猴”。 《袁世凯演义》第二回:“光绪因朝廷守旧大臣抗拒他的命令,百般阻挠新政,正在气头上,便采取‘杀鸡吓猴’的手段,传旨革去文悌的御史之职。”

杀鸡骇猴的国语词典

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俗语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也作「杀鸡儆猴」、「杀鸡吓猴」。

杀鸡骇猴的网络释义

杀鸡骇猴

  • 杀鸡骇猴为一成语,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别的人。
  • 杀鸡骇猴的翻译

    俄语: зарезать петухá для устрашения обезьян

    杀鸡骇猴造句

    而衡山派刘正风不过是杀鸡骇猴的那只“鸡”。
    要依纨绔子弟的性子,这孙暠既然反对孙权上位,为了自己的地位威望着想,自然是一刀砍了干脆,杀鸡骇猴嘛。
    太子李建成现在很需要李元他们,自是不好直叱,拿好色皇子李元吉来开刀;杀鸡骇猴的意思很明显,不要太过分,否则就算是皇弟也没情面可讲。
    赵顺成的行为,摆明了要拿自己开刀,杀鸡骇猴,敲山震虎,刚才从赵顺成办公室出来,一路上不知道背后多少人指指点点等着看自己笑话。
    手下的一名俘虏,刚刚被俘虏的时候,回想起说书先生说的土匪对待俘虏时动不动砍头的待遇,非常害怕自己成为了海盗们的杀鸡骇猴中的“鸡”。
    宋太祖颁布了“盗窃律”以后,就采取杀鸡骇猴的办法,先惩办了商河县的李瑶。
    法官说这种处罚将起到杀鸡骇猴的作用。
    邱俊辉来云雾县后,田百成没有摸透邱俊辉的思想,就不敢打着邱俊辉的幌子发号布令,担心被邱俊辉知情后会拿他杀鸡骇猴。
    程锐也不在乎这点钱,这次必须要做到杀鸡骇猴,否则长此以往这生意就没法做了。
    韩青石气的脸色发青,跳脚连连,叫嚷着让家丁们杀几个镖师,杀鸡骇猴,看谁还敢走。
    看来打击投机已经开始了,先拿私募的掌门人开刀!杀鸡骇猴,以儆效尤!
    不惹事不代表怕事,何况他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主,既已决定动手那就得速战速决,最近的那人首当其冲成为他杀鸡骇猴的鸡。

    汉字详情

    shā [sha]
    部首: 457
    笔画: 6
    五笔: QSU
    五行:
    仓颉: KD
    四角: 4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 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 同本义

    殺,戮也。——《说文》

    武王胜殷杀 纣。——《墨子·三辩》

    杀气浸盛。——《吕氏春秋·仲秋》

    为杀矢。——《考工记·冶氏》

    杀其君,虔于乾溪。——《谷梁传·昭公十三年》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子罕杀 宋君而夺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杀猪;杀鸡;杀戒(佛教指禁止杀生的戒律);杀坏(杀死);杀落(被杀;杀死);杀坯(骂人话。该杀的东西);杀鸡扯脖(杀鸡扯腿,杀鸡抹脖。形容十分情急的样子);杀人灭口(怕走漏风声而将人处死)

    (4) 攻杀,激战

    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魏兵方退。—— 罗贯中《三国演义》

    (5) 又如:杀并(厮杀,火并)

    (6) 凋落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赋菊》

    (7) 又如:风势稍杀;杀敛(万物凋落敛藏)

    (8) 终止;收束 。如:杀住;杀字(书法中草书的收笔);杀收(收束);杀止(截止,停止);杀笔;杀尾

    (9) 抑制,压抑 。如:杀内(节制性欲)

    (10) 败坏;衰败

    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

    (11) 又如:杀人威风

    (12) 取出、挤出 。如:白菜馅要加点盐杀一杀水

    (13) 棋类术语。指围死或击败对方。亦指对弈 。如:杀一盘

    (14) 缚紧,勒紧 。如:杀缚(束缚;约束;训斥);杀担(束紧担子)

    (15) 〈方〉∶刺激

    汗水流遍了全身,杀痛了脊背,杀痛了脸颊。——王蒙《火之歌》

    (16) 压低 。如:杀巧(买东西时趁机压低价格);杀价

    (17) 通“弑”( shì)。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里克杀 奚齐于 次。——《左传·僖公九年》

    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汉书·高帝纪》

    名词

    猎获物

    禀王爷,众将献杀。——清· 洪昇《长生殿》

    形容词

    (1) 死板,不可变动 。如:杀定(死规定,硬行规定);杀断(断定、定死)

    (2) ∶该死的 。如:杀千万,杀才(不得好死的,该杀的);杀坏(该死的)

    (3) 寒的;阴森的 。如:杀节(阴冷肃杀时节)

    (4) 〈方〉∶接近…的 。如:杀黑(天刚黑的时侯)

    副词

    (1) 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文选·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孩儿,痛杀我也。——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将他气杀也;笑杀人;杀死个(方言。死命地;拼命地)

    (3) 很,甚 。用在谓语前。如:杀毛树孔(形容极度疼痛恐惧时发出的喊叫);杀狠(狠命)

    英文翻译

    kill, slaughter, murder; hurt

    方言集汇

    ◎ 粤语:saat3

    宋本广韵

    [ji]
    部首: 514
    笔画: 7
    五笔: CQY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PYM
    四角: 7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英文翻译

    chicken

    方言集汇

    ◎ 粤语:gai1
    ◎ 潮州话:goi1

    宋本广韵

    hài [hai]
    部首: 320
    笔画: 9
    五笔: CYNW
    五行:
    仓颉: NMYVO
    四角: 70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3)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4)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 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5)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6)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子·王制》。注:“不安上之策也。”

    (7) 又如:骇世(震惊当世);骇俗(震惊世俗);骇惊(震惊)

    (8) 突发;兴起

    骇,起也。——《广雅·释言》

    (9) 又如:骇跳(暴跳);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突发的祸难)

    (10) 惊扰;骚动

    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吕氏春秋》

    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晃骇之间,虏骑乘之。——《新唐书》

    猋骇云讯集。——《汉书·扬雄传》。注:“动也。”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勒取财物,盈千累万,尤属骇人听闻。——《清史稿·西藏》

    (11) 擂,击

    燎京薪,骇雷鼓。——《文选·张衡·西京赋》

    (12) 播散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曹植《洛神赋》

    英文翻译

    terrify, frighten, scare; shock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5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hóu [hou]
    部首: 324
    笔画: 12
    五笔: QTWD
    五行:
    仓颉: KHONK
    四角: 47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猴子。即弥猴 。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动词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形容词

    〈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如:这孩子多猴

    英文翻译

    monkey, ape; monkey-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2 [东莞腔] heu2 [陆丰腔] heu3 [梅县腔]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客英字典] heu2
    ◎ 潮州话:g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鉤平聲開口一等ghu/houɣ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