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伐

shā fá [ sha fa]
繁体 殺伐
注音 ㄕㄚ ㄈㄚˊ

词语释义

杀伐 shāfá

(1) 杀戮

互相杀伐
massacre

(2) 攻打,泛指征战

杀伐之声
war

(3) 指整治人,使吃苦头

他们乱扣帽子,打棍子,大行杀伐之能事
punish

(4) 指处事果断的魄力

他是个有杀伐决断的人
resolute

词语解释

  1. 征战,讨伐。

    《孟子·滕文公下》:“杀伐用张,于 汤 有光。”《后汉书·王符传》:“季世之臣,以諂媚主,不思顺天,专杖杀伐。 白起 、 蒙恬 , 秦 以为功,天以为贼。”《隋书·天文志中》:“又为天狱,主杀伐。”

  2. 指杀戮。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 郭沫若 《革命春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我们以为他到了 芜湖 必定又有一场杀伐。”

  3. 谓严峻,果断。

    《后汉书·冯鲂传》:“为政敢杀伐,以威信称。”

  4. 大胆泼辣。

    《红楼梦》第十三回:“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歷练老成了。”

引证解释

⒈ 征战,讨伐。

《孟子·滕文公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后汉书·王符传》:“季世之臣,以諂媚主,不思顺天,专杖杀伐。 白起、蒙恬,秦以为功,天以为贼。”
《隋书·天文志中》:“又为天狱,主杀伐。”

⒉ 指杀戮。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
郭沫若《革命春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我们以为他到了芜湖必定又有一场杀伐。”

⒊ 谓严峻,果断。

《后汉书·冯鲂传》:“为政敢杀伐,以威信称。”

⒋ 大胆泼辣。

《红楼梦》第十三回:“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歷练老成了。”

杀伐的国语词典

战争。

如:「杀伐之气」、「杀伐之声」。

杀伐的网络释义

杀伐 (汉语词语)

  • 杀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ā fá,意思是征战、讨伐;杀戮;严峻、果断;大胆泼辣。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杀伐用张,于 汤 有光。”;《后汉书·王符传》:“季世之臣,以谄媚主,不思顺天,专杖杀伐。 白起 、 蒙恬 , 秦 以为功,天以为贼。”。
  • 杀伐造句

    假如诸葛亮碰上一个鲁莽灭裂,只知杀伐的将军,恐怕早就做了阶下囚了。
    后面离云击杀幼虎,更是当机立决,杀伐果断,他知道,一旦这头翼虎逃脱,必然会引来成年翼虎,那时,才是真正的天大灾难。
    英明神武?米丽玛心中不屑,他的大哥谢里姆二世无能而又好酒贪杯,被臣民戏称为酒鬼苏丹,而他的二哥巴业塞德英武能干又杀伐果断。
    突然,石狼部落传来金鼓喧阗,无数石狼部落族人集结一处,杀伐之气动荡,军威壮盛。
    奎星亦称天狼星,主兵戎杀伐之事,以此为塔名,既有聚集狼兵破敌,亦含聚会奎英,报效国家之意。
    恩,不错,剑势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又不乏凌厉的杀伐之气,少爷的剑术已经小有成就了。
    遭人暗算,毁灭之神被困囚笼,脱困而出,开启一段华丽香艳,杀伐霸气的遗世神史……
    机会稍纵则逝,现在的杨凝风,可已经是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浴血险战,经验丰富之人,一有机会便是当机立断,杀伐果断,双眼一下了暴睁而起,凶光暴射。
    通天你喜杀伐,这诛戮陷绝四剑连同这阵图合一,可布下那诛仙剑阵,四圣聚集方可破除。
    既然天命主杀,那我就替天杀伐!
    剑者,乃杀伐利器,为兵中王者、百兵之祖,乃上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
    那长矛正是诛仙矛,乍一出现立刻散发出万张金光,还发出一股强烈的杀伐气息,天上白虎星宿顿时从空中显化而出,与诛仙矛呼应,各种异响频频闪现。
    春秋无义战,杀伐不断纷扰无穷,救死扶伤的医生自然是个很吃香的职业,号称“扁鹊”。
    卞夫人手段高超,杀伐决断颇有他夫君曹操的余风,只是平时注重修养,即使在怎么生气,面上却也不会现出半点怒意。
    天煞者,天杀也,众星之首;天之怨念凝聚而生,代行杀伐诛灭之责。
    他就是要让人知道,他是个杀伐果断的狠人,而不是被人打的吐血,都不敢还手的窝囊废。
    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
    太后吟吟地看了二人许久,哪里还有方才的杀伐果断,又沉吟一番,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手虚托太阳穴闭目养神起来。
    那天之外崖无涯,可是个荒凉的苍寂之地,是所有不得进入轮回被贬的魂魄所居之地,相传,那里四季飘雪,日月杀伐不断,一个比十八层地狱更为惨绝人寰的地方。
    所谓炮灰,就是跟各种英明神武霸气侧漏杀伐果断的主角对着干的悲剧们。

    汉字详情

    shā [sha]
    部首: 457
    笔画: 6
    五笔: QSU
    五行:
    仓颉: KD
    四角: 4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 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 同本义

    殺,戮也。——《说文》

    武王胜殷杀 纣。——《墨子·三辩》

    杀气浸盛。——《吕氏春秋·仲秋》

    为杀矢。——《考工记·冶氏》

    杀其君,虔于乾溪。——《谷梁传·昭公十三年》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子罕杀 宋君而夺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杀猪;杀鸡;杀戒(佛教指禁止杀生的戒律);杀坏(杀死);杀落(被杀;杀死);杀坯(骂人话。该杀的东西);杀鸡扯脖(杀鸡扯腿,杀鸡抹脖。形容十分情急的样子);杀人灭口(怕走漏风声而将人处死)

    (4) 攻杀,激战

    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魏兵方退。—— 罗贯中《三国演义》

    (5) 又如:杀并(厮杀,火并)

    (6) 凋落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赋菊》

    (7) 又如:风势稍杀;杀敛(万物凋落敛藏)

    (8) 终止;收束 。如:杀住;杀字(书法中草书的收笔);杀收(收束);杀止(截止,停止);杀笔;杀尾

    (9) 抑制,压抑 。如:杀内(节制性欲)

    (10) 败坏;衰败

    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

    (11) 又如:杀人威风

    (12) 取出、挤出 。如:白菜馅要加点盐杀一杀水

    (13) 棋类术语。指围死或击败对方。亦指对弈 。如:杀一盘

    (14) 缚紧,勒紧 。如:杀缚(束缚;约束;训斥);杀担(束紧担子)

    (15) 〈方〉∶刺激

    汗水流遍了全身,杀痛了脊背,杀痛了脸颊。——王蒙《火之歌》

    (16) 压低 。如:杀巧(买东西时趁机压低价格);杀价

    (17) 通“弑”( shì)。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里克杀 奚齐于 次。——《左传·僖公九年》

    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汉书·高帝纪》

    名词

    猎获物

    禀王爷,众将献杀。——清· 洪昇《长生殿》

    形容词

    (1) 死板,不可变动 。如:杀定(死规定,硬行规定);杀断(断定、定死)

    (2) ∶该死的 。如:杀千万,杀才(不得好死的,该杀的);杀坏(该死的)

    (3) 寒的;阴森的 。如:杀节(阴冷肃杀时节)

    (4) 〈方〉∶接近…的 。如:杀黑(天刚黑的时侯)

    副词

    (1) 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文选·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孩儿,痛杀我也。——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将他气杀也;笑杀人;杀死个(方言。死命地;拼命地)

    (3) 很,甚 。用在谓语前。如:杀毛树孔(形容极度疼痛恐惧时发出的喊叫);杀狠(狠命)

    英文翻译

    kill, slaughter, murder; hurt

    方言集汇

    ◎ 粤语:saat3

    宋本广韵

    [fa]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A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I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 同本义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 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3)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4) 砍伐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6) 讨伐,进攻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 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

    (7)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记·淮阴侯列传》

    (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10) 败坏,损伤

    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 秦观《治势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12) 打破、挫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13) 敲击

    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为开凿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

    (16) 批评,责备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王充《论衡·问孔》

    (17) 又如:口诛笔伐

    名词

    (1) 通“阀”。功劳,功业

    晋侯使 却至献 楚捷于 周,与 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英文翻译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fat6
    ◎ 客家话:[梅县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台湾四县腔] fat8 [东莞腔] fa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房越月合入聲合口三等byat/bvatbʰĭwɐt

    杀伐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