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鬣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马的红色颈毛。
《山海经·海内北经》:“﹝ 犬封国 ﹞有文马,縞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 唐 王绩 《无心子传》:“昔者 蜚廉氏 有二马,一者朱鬣白毳、龙骼凤臆。” 元 张宪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拿弟走马歌》:“潜蛟双綰玉抱肚,朱鬣分毛散红雾。”
神马名。
《后汉书·舆服志上》:“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是以天不爱道,白马嘶风,王泽効祥,朱鬣降祉。”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白马朱鬣》:“明王在上,则白马朱鬣至。”
红色的背鳍。借指美丽的鱼。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渼陂鱼》:“鲸孙蛟子谁復惜,朱鬣金鳞漫如染。”
引证解释
⒈ 马的红色颈毛。
引《山海经·海内北经》:“﹝犬封国﹞有文马,縞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
唐王绩《无心子传》:“昔者蜚廉氏有二马,一者朱鬣白毳、龙骼凤臆。”
元张宪《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拿弟走马歌》:“潜蛟双綰玉抱肚,朱鬣分毛散红雾。”
⒉ 神马名。
引《后汉书·舆服志上》:“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
南朝梁简文帝《马宝颂序》:“是以天不爱道,白马嘶风,王泽効祥,朱鬣降祉。”
南朝梁孙柔之《瑞应图·白马朱鬣》:“明王在上,则白马朱鬣至。”
⒊ 红色的背鳍。借指美丽的鱼。
引宋苏辙《次韵子瞻渼陂鱼》:“鲸孙蛟子谁復惜,朱鬣金鳞漫如染。”
朱鬣的网络释义
朱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2) 同本义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3) 指朱色的物品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4) 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形容词
(1)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名词
(1) “朱砂”的简称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隋书》
(2) 又如: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u1 [东莞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沙头角腔] zu1 [梅县腔] zhu1 [陆丰腔] zh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朱 | 章俱 | 章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tɕĭu | cjyo/tj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某些哺乳动物颈上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鬣,发鬣鬣也。——《说文》
鬣,毛也。——《广雅》
豕曰刚鬣。——《礼记·曲礼》
白马黑鬣骆。——《尔雅》
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左传·定公十年》
麦苗浅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以猪鬣撩拨。——《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狮子的鬣;鬣鬣(头发向上直竖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p8 [客语拼音字汇] liab6 [沙头角腔] liap8 [客英字典] liap8 [宝安腔] liap8 [台湾四县腔] liap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獵 | 良涉 | 來 | 葉A | 入聲 | 葉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lĭɛp | li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