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韈

zhū wà [ zhu wa]
注音 ㄓㄨ ㄨㄚˋ

词语释义

指古代天子所穿的朱色袜子。

词语解释

  1. 指古代天子所穿的朱色袜子。

    《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服十四……皂领,青褾、襈、裾,朱韈,赤舄。”《宋史·舆服志三》:“袞冕,垂白珠十有二旒……朱韈赤舄,加金饰。”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天子所穿的朱色袜子。

《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服十四……皂领,青褾、襈、裾,朱韈,赤舄。”
《宋史·舆服志三》:“袞冕,垂白珠十有二旒……朱韈赤舄,加金饰。”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103
笔画: 6
五笔: RI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D
四角: 25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2) 同本义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3) 指朱色的物品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4) 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形容词

(1)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名词

(1) “朱砂”的简称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隋书》

(2) 又如: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英文翻译

cinnabar, vermili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u1 [东莞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沙头角腔] zu1 [梅县腔] zhu1 [陆丰腔] zh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俱平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tju
[wa]
部首: 901
笔画: 23
五笔: AFAT
仓颉: TJTWI
四角: 44553

英文翻译

socks, stockings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t7 [客英字典] mat7 [台湾四县腔] mat7 [梅县腔] m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望發月合入聲合口三等myat/mvatmĭwɐt

朱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