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後
词语释义
末后
(1) 最后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最后。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后来;最后。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九:“须臾,有一大熊来,瞪视此人。人谓必以害已。良久,出藏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分,置此人前。”《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又有始间是好人,末后不好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前一段自己説得分晓,末后却是自生迷惑,説得支离。” 清 蒋士铨 《临川梦·花庆》:“末后这一封,有 淮安 差官在外候领回书。” 王统照 《银龙集·银龙的翻身》:“上学的孩子自然没有多少,三间窄小屋子里还空闲着末后的两条长木凳。”
词语造句
1、末后,妇人也死了。
2、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
3、雅各,我所选召的以色列阿,当听我言。我是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4、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
5、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
6、很少有人讨论在句末后应该放置一个或是二个空格的问题。
7、耶和华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
8、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9、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
10、拿着七个金碗,盛满末后七灾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
11、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
12、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
13、自从耶稣升天后,我们已经处在「末后的日子」里。
14、耶和华说,到末后,我还要使被掳的摩押人归回。
15、耶和华以色列的王,以色列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神。
16、末世论是关于最终极和“末后”的事。
17、耶稣说,在末后的日子,将会出现很多假教师。
18、在末后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领受他的恩惠。
19、以色列是打散的羊、是被狮子赶出的.首先是亚述王将他吞灭、末后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他的骨头折断。
20、犹18他们曾对你们说过,末后的时期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
21、但是当基督这位末后的亚当、忠心的以色列降临时,靠着祂完全顺服的工作,一劳永逸地带领我们进入神的安息。
22、神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
23、圣经告诉我们,亚当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罗5;14),以及基督是“末后的亚当”(林前15:45)。
24、它实际上保障了在末后的日子,许多守安息日的复临信徒会守另一个日子而不是真正的圣经上的安息日。
25、你们在末后的日子积蓄财宝。
26、在敞开圣经之前,要企求圣灵的指引,因为在末后的日期,各种哄骗会十分强。
27、约伯的哀歌说,他末后的日子,已剩不多,匆匆将逝,且满灾患。
28、借着他阴险的活动,在这些末后的日子,他已使人类的心意与他的心意有了联系,并以他的思想灌输其中;
29、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
30、保罗警告我们:“在末后的日子,上帝的教会中会有道德上的背道。”
引证解释
末後的国语词典
最后。如:「在文章末后,他提出个人的建议。」《醒世姻缘.第九三回》「末后一个 戴黄巾的后生,挑著一头食箱,一头火炉茶壶之类,其担颇重,力有未胜。」
末後的网络释义
末后
末後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末技游食之民。——汉· 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8)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9) 末期;晚年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11) 细的粉末
丝末。——《荀子·礼论》
(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13)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14) 姓
形容词
(1) 卑微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3) 低级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5) 微不足道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7) 细,小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
(9) 肤浅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11) 非根本,次要 。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动词
通“瀎”。抹拭
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at8 [海陆丰腔] mat8 [客英字典] mat8 [台湾四县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宝安腔]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沙头角腔] mat8 [陆丰腔] mat8
◎ 潮州话:muag8(miâk) [潮州]muêg8(muêk) , bhuah8(buâ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末 | 莫撥 | 明 | 末 | 入聲 | 曷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muɑt | mu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