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增无损

yǒu zēng wú sǔn [ you zeng wu sun]
繁体 有增無損
注音 一ㄡˇ ㄗㄥ ㄨˊ ㄙㄨㄣ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臣寝疾病,有增无损,常惧奄忽,忠款不昭。”

成语用法

有增无损作谓语、状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有增无损的国语词典

不断的增加而没有减损。《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臣寝疾病,有增无损,常惧奄忽,忠款不昭。」《晋书.卷七九.谢安传》:「而所患沉顿,有增无损。」也作「有增无减」。

有增无损的网络释义

有增无损

  • 有增无损,读音yǒu zēng wú sǔn,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出自《晋书·谢安传》。
  • 汉字详情

    yǒu,yòu [you]
    部首: 444
    笔画: 6
    五笔: D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yǒu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有腿没裤子(形容很穷);有气的死人(比喻人无本事,不起什么作用);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头脸(有面子);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4) 存在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5) 又如:有想头(有利可图);有讲究(有问题);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误);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间(有区别;不同);有分(有机会;有希望);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有神没气(没有生气);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6) 取得,获得,占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7) 又如:有功(有功劳,有功绩);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据);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有娠(怀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8) 等候,等待 。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额);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时节(有时候);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9) 发生,呈现;产生 。如: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形容词

    (1) 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2) 表示不定指 。跟“某”的作用相近。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3) 表示过去有一段 。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副词

    (1) 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烦(烦劳。敬辞);“有请”;“有劳”

    (2) 相当于“或”。或许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词缀

    (1)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舜伐有 苗…汤代有 夏。——《荀子·议兵》

    (2) 另见 yòu

    yòu

    (1) 通“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 贾谊《过秦论》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 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另见 yǒu

    英文翻译

    have, own, possess; exist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jau6
    ◎ 客家话:[梅县腔] ju1 [海陆丰腔] riu1 riu3 [客英字典] ju3 ju1 jiu2 [沙头角腔] jeu1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东莞腔] jiu1 [宝安腔] ju1 jiu1 | ju3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陆丰腔] jiu1 [客英字典] j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
    zēng [zeng]
    部首: 334
    笔画: 15
    五笔: FU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CWA
    四角: 4816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2) 同本义

    增,益也。——《说文》

    增,加也。——《广雅·释诂一》

    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荀子·法行》

    残高增下。——《淮南子·本经》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增脚气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增损。——蔡元培《图画》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增年(加寿;年龄增加);增增(众多的样子);增奉(增加俸禄);增拓(增加,扩充);增息(谓增多人丁);增累(增加,累积);增损(增加或减少);增广(增加,扩大);增置(增添,添设);增防(增强防守)

    (4) 通“憎”。厌恶

    帝式是增。——《墨子·非命下》。毕沅云:“增、憎字通。”

    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 懿子极言之罪,何哉?——《论衡》

    (5) 扩大

    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夸大,夸张

    患言事增其实。——王充《论衡》

    副词

    (1) 高

    夫鸢鹊遭害,则仁鸟增逝——班固《汉书》

    (2) 更加 。如:增伤(更加悲伤);增欷(更加悲伤)

    英文翻译

    increase, add to, au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en5 zen1 [海陆丰腔] zen1 zen5 [客英字典] zen1 [东莞腔]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zen1 [宝安腔] zen1 [沙头角腔] zien1 [陆丰腔] zen1 [台湾四县腔] zen1 z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作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cong/zongtsəŋ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sǔn [su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KMY
    五行:
    仓颉: QRBO
    四角: 56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2) 同本义,与“益”相对

    损,减也。——《说文》

    损偏去也。——《墨子经》

    损德之脩也。——《易·系辞》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3) 又如:损年(短报年岁;寿命减少);损膳(减膳);损薄(降低标准,减损);损夺(削减);损减(节制;减少)

    (4) 损失;丧失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乾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5) 又如:损折(损失);损败(损失;损坏);损阴(折损了阴德);损身(丧身);损书(对人书札的敬辞。是说对方不惜贬抑身分写信给自己);损挹(谦退)

    (6) 伤害或损害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淮南子·说山训》

    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元曲选·陈州粜米》

    (7) 又如:损人肥己,损人害己;损友(有害的朋友);损生(损害身体)

    (8) 毁,坏,损坏 。又如:破损;损污(损坏玷污);损缺(损坏残缺)

    (9) 病情减轻

    而母杨夫人忽病,谒医久未损。—— 宋· 叶适《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

    (10) 轻蔑地讥笑或愚弄 。如:你别损人了

    英文翻译

    diminish; impair; injur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