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烈

nǎng liè [ nang lie]
注音 ㄋㄤˇ ㄌ一ㄝˋ

词语释义

1.先人或先贤的功业。 2.指前人或先贤。

词语解释

  1. 先人或先贤的功业。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本崇曩烈,堂构克荣。”

  2. 指前人或先贤。

    《晋书·贾充杨骏等传论》:“ 文琚 识同曩烈,而罚异昔人,悲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

引证解释

⒈ 先人或先贤的功业。

晋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本崇曩烈,堂构克荣。”

⒉ 指前人或先贤。

《晋书·贾充杨骏等传论》:“文琚识同曩烈,而罚异昔人,悲夫!”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

曩烈的网络释义

曩烈

  • (1).先人或先贤的功业。
  •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本崇曩烈,堂构克荣。”
  • (2).指前人或先贤。
  • 《晋书·贾充杨骏等传论》:“ 文琚 识同曩烈,而罚异昔人,悲夫!”
  •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
  • 汉字详情

    nǎng [nang]
    部首: 429
    笔画: 21
    五笔: JYK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AYRV
    四角: 6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襄声。本义:以往,过去) 同本义

    曩,久也。——《尔雅》

    曩者,尔心或开予。——《礼记·檀弓》

    曩者,志人而已。——《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曩而言戏乎。——《国语·晋语》

    犹有曩之态也。——《楚辞·惜诵》

    曩令樊郦绛灌。——《汉书·贾谊传》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曩胡公按部。—— 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曩日(往日,以前);曩分(旧日的情分);曩年(以前);曩时(昔时;往时;以前);曩贤(先贤);曩怀(昔日之情怀;以前的抱负);曩体(以前的体例、规模);曩古(古代,往古);曩列(旧时的同僚)

    英文翻译

    in ancient times, of old, former

    方言集汇

    ◎ 粤语:nong5
    ◎ 客家话:[梅县腔] nong3 [宝安腔] long3 [客英字典] nong3 siong1 [海陆丰腔] nong3 siong1 [东莞腔] long2 [台湾四县腔] nong3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n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七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奴朗唐開上聲開口一等nɑŋnangx/nank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GQJO

    英文翻译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

    曩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