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仪

yào yí [ yao yi]
繁体 曜儀
注音 一ㄠˋ 一ˊ

词语释义

闪耀光辉的仪容。 北齐武成帝后宫女官名称。

词语解释

  1. 闪耀光辉的仪容。

    晋 左思 《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絶景,碧鷄儵忽而曜仪。”

  2. 北齐 武成帝 后宫女官名称。

    《北史·后妃传序》:“﹝ 河清 新令﹞正华、令则、修训、曜仪……暉则、敬信为二十七世妇,比从三品。”

引证解释

⒈ 闪耀光辉的仪容。

晋左思《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絶景,碧鷄儵忽而曜仪。”

⒉ 北齐武成帝后宫女官名称。

《北史·后妃传序》:“﹝河清新令﹞正华、令则、修训、曜仪……暉则、敬信为二十七世妇,比从三品。”

曜仪的网络释义

曜仪

  • 解释
  • (1).曜仪,闪耀光辉的仪容。 晋 左思 《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儵忽而曜仪。”
  • (2). 曜仪,北齐 武成帝 后宫女官名称。《北史·后妃传序》:“﹝ 河清 新令﹞正华、令则、修训、曜仪……晖则、敬信为二十七世妇,比从三品。”
  • 汉字详情

    yào [yao]
    部首: 429
    笔画: 18
    五笔: JN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ASMG
    四角: 670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翟( )声。本义:日光)

    (2) 同本义

    曜,耀也,光明照耀也。——《释名·释天》

    日出有曜。——《诗·桧风·羔裘》

    (3) 又如:光曜

    (4) 日、月、星都叫曜,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 。如: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

    动词

    (1) 照耀

    扬晖吐火,曜野蔽泽。——王粲《羽猎赋》

    (2) 又如:曜煜(辉耀);曜仪(闪耀;光辉的仪容)

    (3) 炫耀;显示

    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耀吾军士?——《国语》

    (4) 又如:曜甲(炫耀武力);曜名(显耀名声);曜兵(曜武。炫耀武力);曜威(整饬军旅,炫耀武力)

    英文翻译

    glorious, as sun; daylight, sunlight; one of the seven planets of pre-modern astronomy (the sun, the moon, Mercury, Venus, Mars, Jupiter, and Saturn)

    方言集汇

    ◎ 粤语:jiu6
    ◎ 客家话:[梅县腔] jau5 [台湾四县腔] jeu5 jau5 [客英字典] jau5 [海陆丰腔] rau5 [客语拼音字汇] yau4 yeu4 [宝安腔] jau3 [陆丰腔] j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弋照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jeuh/jewjĭɛu
    [yi]
    部首: 221
    笔画: 5
    五笔: WY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IK
    四角: 242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2) 同本义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

    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

    (3)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

    (4) 法度;礼法

    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

    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

    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

    (5)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6) 典范;表率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

    上者,下之仪也。——《荀子》

    (7)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

    (8) 礼仪。仪式;礼节

    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

    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

    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10) 仪仗

    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

    (11)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

    (12)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

    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

    (13) 又如:寿仪;谢仪

    (14)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 。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

    (15) 姓

    动词

    (1) 取法;效法

    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

    (2) 又如:仪式(取法)

    (3) 拟想;推测;忖度

    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

    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

    (4)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

    (5) 匹配

    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

    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

    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

    (6)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

    (7) 测度 。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英文翻译

    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