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

àn fǎng [ an fang]
繁体 暗訪
注音 ㄢˋ ㄈㄤˇ

词语释义

暗访 ànfǎng

(1) 暗中查访

make secret inquiries

词语解释

  1. 暗中调查寻求。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经密查暗访得其踪跡者,现俱开出姓名。”《痛史》第十六回:“暗访也访过多日了,只访不出个头绪来。”

引证解释

⒈ 暗中调查寻求。

清林则徐《密拿汉奸札稿》:“经密查暗访得其踪跡者,现俱开出姓名。”
《痛史》第十六回:“暗访也访过多日了,只访不出个头绪来。”

暗访的国语词典

私下查探。

如:「明查暗访」。

暗访的网络释义

暗访

  • 暗访是指暗中调查以寻求有效信息,是媒体、组织、个人常用的一种调查手段。
  • 暗访造句

    李院长为了这起案件,多次明察暗访,掌握了大量证据。
    这桩盗窃案,经他明察暗访终于找到了线索。
    巡警大队经过明察暗访,终于了结了这个案子。
    公安干警经过明察暗访,终于捣毁了犯罪分子的窝点。
    今天下午,武汉市公安局一大队官微发布多张民警围坐吃地瓜、盒饭的照片,并配文称“南都,快来!我们要聚餐啦!”、“绝对公款,保证野生,欢迎暗访!”。
    为了实现远大理想,他走村串户,明察暗访,心血耗尽,最终还是失败了!可幸的是,这里度过他一生最值得留恋的时代,他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去明察暗访,要那么多人去干吗?
    记者随后对部分场所暗访发现,市民举报大多属实。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明察暗访,记者发现晚上确实有人在这里通过打麻将、玩扑克牌、掷色子等方式赢钱,有人则从中“抽红”收取场地费。
    恰巧那个时刻,官拜五品锦衣卫镇抚的刘三红被锦衣卫指挥使卜鹰派往靖海卫密查暗访,寻找对朝廷有非议的官员以上报朝廷。
    为了让制度落实到位,苍溪县加强明察暗访,通过电话询查、现场督查等方式,对乡镇干部“走读”情况进行检查。
    暗访中国高档酒店淫业。
    这位被暗访的,是被加薪还是被扣钱,也许就看胡艳萍对她的客观评价。
    经过三年的明查暗访,终于得解。
    记者暗访后警方随即出动,捣毁了这一裸陪窝点。
    前方记者顺江而下,对沿江排污口追源溯流,展开明查暗访。
    村民告诉暗访人员,怪味来自隔壁月山镇的几家炼铜厂、红砖厂和垃圾焚烧场。
    连日来,新快报记者数次暗访,发现这家位于白云区黄边北路的“妙彩”游艺室将“老虎机”全部用“点数卡”结算,然后兑换现金,以逃避打击。
    然而,暗访人员一直没有出现,让他大失所望。
    名为旅游,实际上是一次工作暗访,所以事先既未通知河北省、唐山市,也没有告诉遵化县和东陵保管所。

    汉字详情

    àn [an]
    部首: 429
    笔画: 13
    五笔: JUJG
    五行:
    仓颉: AYTA
    四角: 600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2) 同本义。与“明”相对

    暗,日无光也。——《说文》

    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论衡·说日》

    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昏暗(光线不足);暗中摸索(在黑暗中寻找探索)

    (4) 昏昧,愚昧;不明白

    上暗则政险。——《荀子·天率》

    (5) 又如:暗昧(真假不明;暧昧,含糊不清);暗主(昏庸的君主)

    (6) 隐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 又如:暗记儿;暗号

    (8) 地下 。如:暗河;暗沟(地下的排水沟)

    副词

    (1) 默默地

    暗算乡程隔数州,欲归无计泪空流。——杜荀鹤《旅寓诗》

    孺人半夜觉寝,促有光暗诵。—— 归有光《先妣事略》

    (2) 又如:暗诵(默诵,背诵);暗数(默默记数);暗写(默写)

    (3) 秘密;暗中

    曹节王甫,暗杀太后。——《后汉书·宦者传》

    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元好问《驱猪行》

    名词

    (1) 天黑

    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晋书·职官志》

    (2) 黑夜 。如:暗夜(黑夜);暗风(黑夜的风)

    动词

    使昏暗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英文翻译

    dark; obscure; in secret, covert

    方言集汇

    ◎ 粤语:am3 ngam3
    ◎ 客家话:[东莞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梅县腔] am5 em3 [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海陆丰腔]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沙头角腔] am5 [宝安腔] 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三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紺去聲開口一等ʔɒmqomh/omm
    fǎng [fang]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YHS
    四角: 30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2) 同本义

    訪,泛谋也。——《说文》

    訪,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4)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访戴(访友的代称);出访(到外国访问);回访(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过访(访问);走访(访问;拜访);造访(上门访问)

    (6) 寻求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寻访(寻求查访);访觅(访寻;寻找);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事)

    (8) 通“方”。初始

    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汉书》

    (9) 谋议

    教之令,使访物官。——《国语》。韦昭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10) 调查;查处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访缉(访查缉捕);访办(调查处理);访俗(察访民俗)

    英文翻译

    visit; ask, inquir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