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轿

nuǎn jiào [ nuan jiao]
繁体 暖轎
注音 ㄋㄨㄢˇ ㄐ一ㄠˋ

词语释义

参见:暖轿 ,煖轿

词语解释

  1. 有帷幔遮蔽的轿子。

    宋 杨万里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之一:“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杨三官人 ﹞同妻……收拾担仗,安排路费,摆布那暖轿、马匹,即时出京东门。”《水浒传》第五八回:“看见太守那乘轿子,却是暖轿,轿窗两边各有十个虞候簇拥着。”

  2. 煖轎:有帷幕遮蔽可以防寒的轿子。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 政和 间,亦詔非品官之家,不许乘煖轿。”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折:“探亲眷高抬着煖轿,送人情稳坐着香车。”《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解元立住脚看时,只见十来个僕人前引一乘煖轿,自东而来,女从如云。”

引证解释

⒈ 有帷幔遮蔽的轿子。

宋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之一:“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
《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杨三官人﹞同妻……收拾担仗,安排路费,摆布那暖轿、马匹,即时出京东门。”
《水浒传》第五八回:“看见太守那乘轿子,却是暖轿,轿窗两边各有十个虞候簇拥着。”

⒉ 煖轎:有帷幕遮蔽可以防寒的轿子。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二:“政和间,亦詔非品官之家,不许乘煖轿。”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探亲眷高抬着煖轿,送人情稳坐着香车。”
《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解元立住脚看时,只见十来个僕人前引一乘煖轿,自东而来,女从如云。”

暖轿的国语词典

四面有帷嫚的轿子。

暖轿的网络释义

暖轿

  • 暖轿是指有帷幔遮蔽的轿子。
  • 汉字详情

    nuǎn [nuan]
    部首: 429
    笔画: 13
    五笔: JEFC
    五行:
    吉凶:
    仓颉: ABME
    四角: 620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爰( yuán)声。“煗”,从火,耎( 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

    动词

    (1) 使温暖

    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

    (2)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英文翻译

    warm, genial

    方言集汇

    ◎ 粤语:nyun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non1 [海陆丰腔] non1 non3 nun2 [客英字典] non1 non3 [东莞腔] lon1 [梅县腔] non1 [沙头角腔] lon1 [陆丰腔] non1 [台湾四县腔] non1 non3 nun2 [宝安腔] l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管上聲合口一等nuanx/nuaannuɑn
    jiào [jiao]
    部首: 405
    笔画: 10
    五笔: LTDJ
    五行:
    仓颉: KQHKL
    四角: 4252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乔声。本义:轿子)

    (2) 竹舆。古代过山用的交通工具

    舆轿而逾领。——《汉书·严助传》

    (3) 又如:山轿(过山用的竹制舆车)

    (4) 轿子 。肩舆的通称。多为一人乘坐的能抬着走的椅子或厢式交通工具,通常用两根杠由两人抬行。如:抬轿;花轿;坐轿;轿班(轿夫);轿番(轿夫);轿马钱(车马费);轿行(出租轿子的行业机构)

    英文翻译

    sedan-chair, palanquin

    方言集汇

    ◎ 粤语:gi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