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冬天可烧火取暖。
熊塞声 《马莲花》诗之十七:“大姐进屋上暖炕,照着镜子喜洋洋。”
引证解释
⒈ 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冬天可烧火取暖。
引熊塞声《马莲花》诗之十七:“大姐进屋上暖炕,照着镜子喜洋洋。”
暖炕的国语词典
在床下烧火取暖的土炕。
暖炕的网络释义
暖炕
暖炕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爰(
)声。“煗”,从火,耎( )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
动词
(1) 使温暖
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
(2)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non1 [海陆丰腔] non1 non3 nun2 [客英字典] non1 non3 [东莞腔] lon1 [梅县腔] non1 [沙头角腔] lon1 [陆丰腔] non1 [台湾四县腔] non1 non3 nun2 [宝安腔] l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煗 | 乃管 | 泥 | 桓 | 上聲 | 旱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nuanx/nuaan | nuɑ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亢声。本义:干,烘干)
(2) 同本义
炕,干也。——《说文》
炕,曝也。——《广雅》
炕火曰炙。——《诗·匏叶传》
君炕阳而暴虐。——《汉书·五行志》。
(3) 又如:把湿褥子在炕上炕一炕
(4) 断绝
西揖彊秦之相,扼其咽,炕其气,附其背而夺其位。——《汉书·扬雄传下》
名词
(1) 中国北方住宅里用砖或土坯砌成,上面铺席,下有孔道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的床
客则鼾睡炕上矣。——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炕幔(炕前的帘子;遮挡炕上睡人的围布);炕柴灶(北方一种与炕床相通的锅灶,烧饭兼可取暖);炕几(炕桌)
形容词
(1) 干渴
老牛呵!你水有咧,草有咧,不饿不炕了。——《中国民间故事选·牛郎配织女》
(2) 急躁
华臣炕暴失义。——《汉书·五行志》
(3) 又如:炕暴(性情急躁横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台湾四县腔] kong5 [宝安腔] kong5 [沙头角腔] kong5 [东莞腔]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客英字典] k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炕 | 呼郎 | 曉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xɑŋ | hang/x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