晻霭
词语释义
昏暗的云气。
荫蔽貌;重叠貌。
词语解释
昏暗的云气。
宋 王安石 《定林示道源》诗:“迢迢晻靄中,疑有白玉臺。” 宋 范成大 《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诗:“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靄望 蓬莱 。”
荫蔽貌;重迭貌。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山泽晻靄,松竹参差。” 宋 王安石 《我所思寄黄吉甫》诗:“像图 释迦 祠 老子 ,臺殿晻靄相重累。” 清 钱谦益 《聊且园记》:“老树攫拏,茂林晻靄。”
引证解释
昏暗的云气。
宋王安石《定林示道源》诗:“迢迢晻靄中,疑有白玉臺。” 宋范成大《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诗:“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靄望蓬莱 。”
荫蔽貌;重迭貌。
南朝陈徐陵《与李那书》:“山泽晻靄,松竹参差。” 宋王安石《我所思寄黄吉甫》诗:“像图释迦祠老子 ,臺殿晻靄相重累。” 清钱谦益《聊且园记》:“老树攫拏,茂林晻靄。”
晻霭的国语词典
隐蔽幽暗。南朝陈.徐陵〈与李那书〉:「山泽晻霭,松竹参差。」也作「晻暧」。
晻霭的网络释义
晻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ǎn
形容词
(1) 阴暗
唵,不明也。从日,奄声。与暗意义略同。——《说文》
日光晻。——《汉书·五行志》
三光晻昧。——《汉书·元帝纪》
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荀子·不苟》
(2) 又如:晻霭(昏暗的云气);晻晻(昏暗的样子)
(3) 隆盛的样子 。如:晻暧(隆盛的样子);晻郁(隆盛的样子)
(4) 另见
其它字义
àn
(1) 同“暗”
(2) 另见
其它字义
(1) 同“暗”
(2) 另见
yǎn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奄声。本义:阴暗不明)
(2) 同本义
晻,晻晻,日无光。——《广韵》
晻,不明也。——《说文》
日光晻。——《汉书·五行志》
三光晻昧。——《汉书·元帝纪》
光耀晻而不彰。——《汉书·韦元成传》。注:“晻,盖云气之貌。”
日晻晻其将暮。——班彪《北征赋》
(3) 又如:晻暮(日暮昏暗)
(4) 迅速;突然 。如:晻冉(迅速消逝);晻忽(迅速,突然)
(5)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奄声。本义:阴暗不明)
(2) 同本义
晻,晻晻,日无光。——《广韵》
晻,不明也。——《说文》
日光晻。——《汉书·五行志》
三光晻昧。——《汉书·元帝纪》
光耀晻而不彰。——《汉书·韦元成传》。注:“晻,盖云气之貌。”
日晻晻其将暮。——班彪《北征赋》
(3) 又如:晻暮(日暮昏暗)
(4) 迅速;突然 。如:晻冉(迅速消逝);晻忽(迅速,突然)
(5) 另见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晻 | 烏感 | 影 | 覃 | 上聲 | 感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ʔɒm | qomx/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