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蔼

ān ǎi [ an ai]
繁体 菴藹
注音 ㄢ ㄞˇ

词语释义

1.茂盛貌。 2.云气弥漫貌。

词语解释

  1. 茂盛貌。《文选·左思<蜀都赋>》:“丰蔚所盛,茂八区而菴蔼焉。” 刘良 注:“菴蔼,茂盛貌。”《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本支菴蔼,四海荫焉。”

  2. 云气弥漫貌。《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荫朝云之菴蔼,仰朗日之照昫。”《梁书·张充传》:“弱雾轻烟,乍林端而菴蔼。”

引证解释

⒈ 茂盛貌。

《文选·左思<蜀都赋>》:“丰蔚所盛,茂八区而菴蔼焉。”
刘良注:“菴蔼,茂盛貌。”
《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本支菴蔼,四海荫焉。”

⒉ 云气弥漫貌。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荫朝云之菴蔼,仰朗日之照昫。”
《梁书·张充传》:“弱雾轻烟,乍林端而菴蔼。”

庵蔼的国语词典

形容茂盛。

庵蔼的网络释义

庵蔼

  • ān ǎi
  • (1).茂盛、众多的样子。《文选·左思》:“丰蔚所盛,茂八区而菴蔼焉。” 刘良 注:“菴蔼,茂盛貌。”《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本支菴蔼,四海荫焉。”
  • (2).荫蔽、不明的样子。《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荫朝云之菴蔼,仰朗日之照昫。”《梁书·张充传》:“弱雾轻烟,乍林端而菴蔼。”
  • 汉字详情

    ān [an]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DJN
    五行:
    仓颉: IKLU
    四角: 002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闇的俗字作庵或菴)

    (2) 圆顶草屋

    草圆屋谓之庵。——《释名·释宫室》

    庵,舍也。——《广雅》

    亲人菴庐。——《后汉书·皇甫规传》

    居河之湄,结划为庵。——《神仙传·焦先传》。

    (3) 又如:庵舍(设在墓旁的草屋);庵庐(草舍)

    (4) 尼姑的住所

    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红楼梦》。

    (5) 又如:水月庵;庵堂(尼姑庵)

    (6) 庙宇

    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

    (7) 又如:庵舍(小寺庙)

    (8) 旧时文人多用作字号或书斋名 。如:老学庵;影梅庵

    英文翻译

    Buddhist monastery or nunnery

    方言集汇

    ◎ 粤语: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1 [客英字典] am1 [陆丰腔] am1 [客语拼音字汇] am1 [台湾四县腔] am1 [梅县腔] am1 [东莞腔] am1 [宝安腔] 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含平聲開口一等ʔɒmqom/om
    ǎi [ai]
    部首: 301
    笔画: 14
    五笔: AYJ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IVV
    四角: 447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树木生长繁茂

    蔼蔼,盛也。——《广雅》

    蔼,茂盛貌。——《集韵》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楚辞·宋玉·九辩》。

    (2) 又如:蔼彩(芳鲜茂盛的样子)

    (3) 盛多的样子

    蔼蔼、济济,止也。——《尔雅》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诗·大雅·卷阿》

    才夫蔼蔼而曼着兮。——《楚辞·逢纷》。注:“盛多貌。”

    郁萧条其幽蔼。——扬雄《河东赋》

    (4) 和气,态度好

    笑语蔼然。——《聊斋志异·王大》。

    (5) 又如: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名词

    云气。通“霭”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文选·陆机·挽歌》

    英文翻译

    lush; affable, friendly

    方言集汇

    ◎ 粤语:oi2
    ◎ 潮州话:a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