晻曶

ǎn hū [ an hu]
注音 ㄢˇ ㄏㄨ

词语释义

1.亦作"晻曶"。 2.迅速,突然。

词语解释

  1. 见“ 晻忽 ”。

引证解释

⒈ 见“晻忽”。

晻曶的网络释义

晻曶

  • 词语解释
  • 犹言隐秘。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 世祖 大行,暗曶之事, 吴伟业 诗彰之。”
  • 汉字详情

    àn,ǎn,yǎn [an,yan]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DJN
    五行:
    仓颉: AKLU
    四角: 64016

    详细解释

    ǎn

    形容词

    (1) 阴暗

    唵,不明也。从日,奄声。与暗意义略同。——《说文》

    日光晻。——《汉书·五行志》

    三光晻昧。——《汉书·元帝纪》

    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荀子·不苟》

    (2) 又如:晻霭(昏暗的云气);晻晻(昏暗的样子)

    (3) 隆盛的样子 。如:晻暧(隆盛的样子);晻郁(隆盛的样子)

    (4) 另见 àn;yǎn

    其它字义


    àn

    (1) 同“暗”

    (2) 另见 ǎn;yǎn

    其它字义


    (1) 同“暗”

    (2) 另见 ǎn;yǎn

    yǎn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奄声。本义:阴暗不明)

    (2) 同本义

    晻,晻晻,日无光。——《广韵》

    晻,不明也。——《说文》

    日光晻。——《汉书·五行志》

    三光晻昧。——《汉书·元帝纪》

    光耀晻而不彰。——《汉书·韦元成传》。注:“晻,盖云气之貌。”

    日晻晻其将暮。——班彪《北征赋》

    (3) 又如:晻暮(日暮昏暗)

    (4) 迅速;突然 。如:晻冉(迅速消逝);晻忽(迅速,突然)

    (5) 另见 ǎn;àn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奄声。本义:阴暗不明)

    (2) 同本义

    晻,晻晻,日无光。——《广韵》

    晻,不明也。——《说文》

    日光晻。——《汉书·五行志》

    三光晻昧。——《汉书·元帝纪》

    光耀晻而不彰。——《汉书·韦元成传》。注:“晻,盖云气之貌。”

    日晻晻其将暮。——班彪《北征赋》

    (3) 又如:晻暮(日暮昏暗)

    (4) 迅速;突然 。如:晻冉(迅速消逝);晻忽(迅速,突然)

    (5) 另见 ǎn;à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感上聲開口一等ʔɒmqomx/oom
    hū,hù [hu]
    部首: 443
    笔画: 8
    五笔: QRJF
    仓颉: PHA
    四角: 276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疾速 。如:曶曶(迅速);曶霍(形容迅疾)

    动词

    轻忽

    用心于内,不求于外,子时人皆曶之。——《汉书》

    名词

    (1) 极小的量度单位名

    夫数出于杪曶,以成毫厘,毫厘积累,以成分寸。——《后汉书》

    (2) 曶鼎。西周中期青铜器。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

    (3) 笏的古字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骨入聲合口一等huot/xuotxuət

    晻曶的同拼音词语

    晻曶的拼音相近

    意思相近

    分类信息

    含十二生肖词语

    描写季节的词语

    拼音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