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度

zhì dù [ zhi du]
注音 ㄓˋ ㄉㄨˋ

词语释义

谓明智而有器量。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意为“大智慧到彼岸”。

智慧。度,计谋。

词语解释

  1. 谓明智而有器量。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一》:“﹝ 高祖 ﹞宽仁爱人,有大智度。”《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后聪明有智度,每与帝参决大政,犹呼 赵普 为书记。”

  2.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意为“大智慧到彼岸”。

    《维摩经·佛国品》:“善於智度,通达方便。”

引证解释

⒈ 谓明智而有器量。

汉荀悦《汉纪·高帝纪一》:“﹝高祖﹞宽仁爱人,有大智度。”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后聪明有智度,每与帝参决大政,犹呼赵普为书记。”

⒉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意为“大智慧到彼岸”。

《维摩经·佛国品》:“善於智度,通达方便。”

智度的网络释义

智度

  • 智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i du,是指明智而有器量。
  • 汉字详情

    zhì [zhi]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TDK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RA
    四角: 866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智术浅短。——《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智则国智。——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名词

    (1) 智慧,智谋

    智,烛也。——《法言·脩身》

    智,性也。——《韩非子·显学》

    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俶真》

    四时能变谓之智。——《管子》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贾谊《治安策》

    (2) 又如:智着(智慧;知识);才智(智慧和才能);智刃(智慧之刃)

    (3) 计谋;策略

    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

    (4) 又如:智计(计谋;智谋);智术(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智量(计策,计谋);智算(谋划,计算);智虑(智谋;谋划)

    (5) 知识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

    (6) 智士。有智慧的人

    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

    (7) 又如:智地(智士集中之地)

    (8) 春秋时晋国地名 ,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

    (9) 姓

    动词

    通“知”( zhī)。知道,认识

    狗犬不智其名也。——《墨子·经说下》

    而不智也。——《墨子·号令》

    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管子·法法》。王念孙云:“智与知同。”

    英文翻译

    wisdom, knowledge, intellig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4 [海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宝安腔] zi5 [梅县腔] tje5 [陆丰腔] zhi5 [台湾四县腔] zih5 [东莞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知義支B開去聲開口三等支Btrieh/tyehţĭe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DAC

    英文翻译

    degree, system; manner; to co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