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节

wǎn jié [wan jie]
繁体 晚節
注音 ㄨㄢˇ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晚节 wǎnjié

(1) 晚年的节操

保持晚节
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

(2) 晚年

old age

(3) 后期

last stage

词语解释

  1. 晚年。

    《史记·外戚世家论》:“﹝ 吕后 ﹞及晚节色衰爱弛,而 戚夫人 有宠。” 唐 杜甫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於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使易地而处,所遇之主不同,则其晚节末路,盖未可知也。”

  2. 末世,一代将终之时。

    汉 邹阳 《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 张耳 、 陈胜 连从兵之据,以叩 函关 , 咸阳 遂危。”《新唐书·魏元忠传》:“ 后汉 时用事尤甚,晚节卒乱天下。” 清 戴名世 《<四逸园集>序》:“当 明 之晚节,士大夫争为坛坫以炫声名。”

  3. 晚年的节操。

    《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亷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宋 苏轼 《谢翰林学士表》之一:“敢不激昂晚节,砥礪初心。” 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因为一个人最紧要的是‘晚节’,一不小心,可就前功尽弃了!”

引证解释

⒈ 晚年。

《史记·外戚世家论》:“﹝吕后﹞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於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使易地而处,所遇之主不同,则其晚节末路,盖未可知也。”

⒉ 末世,一代将终之时。

汉邹阳《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 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关,咸阳遂危。”
《新唐书·魏元忠传》:“后汉时用事尤甚,晚节卒乱天下。”
清戴名世《<四逸园集>序》:“当明之晚节,士大夫争为坛坫以炫声名。”

⒊ 晚年的节操。

《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亷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宋苏轼《谢翰林学士表》之一:“敢不激昂晚节,砥礪初心。”
鲁迅《华盖集·牺牲谟》:“因为一个人最紧要的是‘晚节’,一不小心,可就前功尽弃了!”

晚节的国语词典

晚年的节操。

晚节的网络释义

晚节

  • 晚节,汉语词汇。
  • 释义:1、晚年的节操。2、晚年。3、末世,一代将终之时。
  • 晚节造句

    他并不是没有做好事,而是为德不卒,没有保持晚节。
    有些节操高尚的人,晚年时倒未能经受住考验,晚节不保,弄得身败名裂。
    老先生能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安心做学问,黄花晚节,令我敬佩。
    这种高尚的黄花晚节,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也作“寒花晚节”。
    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人间自古最难见将军白头、美人迟暮,李敖既已老矣,何不隐居名山?再跳将出来取媚主流,骂声无关痛痒,只会惹得晚节不保,何苦来哉。
    老药师一把年纪了,自然不想弄得晚节不保,无奈之下只能给点甜头给云昊。
    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
    而萧荣则是沮丧着一张老脸,内心那是叫一个憋屈啊,更是有着欲哭无泪的冲动,想自己洁身自好一辈子,没成想,一个言头上的误会竟然让老身晚节不保。
    寒露到了,你“寒”气外露:你有着广寒仙子的美貌,寒花晚节的品质,嘘寒问暖的体贴。祝你寒露快乐,露露更健康!
    洎乎晚节,秽乱宫。
    赵兴元同志是千百万革命者为人民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的缩影,是无数人民英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保持革命晚节的写照。
    导致这本书晚节不保,居然断更,实在是阿虎不愿意看到的。
    虽说四处搞破坏的虎哥晚节不保,但总算是有惊无险的甩掉了追兵,且顺利爬回了萧川龙的住处。
    菊占花中最高品秩,有“能傲寒霜,独矜晚节”之誉,以菊为茗杯之形,令人有啜英咀华的感觉。
    公祭之后兴建陵园,正式定名为黄花岗,取黄花晚节之意。
    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春晚节目对他的吸引力逐年下降,现在电视里的节目更变得索然寡味。
    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去理解广告的植入,权当是春晚节目生活化的一种尝试吧,本来艺术就不能脱离生活,而且生活就是一种现实主义。
    沈士远的一生,是从国学起步,拥护新学,以教育得名,学优则仕,仕而求逸,其后半生在学术上无为,却保持了晚节。

    汉字详情

    wǎn [wan]
    部首: 429
    笔画: 11
    五笔: JQKQ
    五行:
    吉凶:
    仓颉: ANAU
    四角: 670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2) 同本义

    晚,莫也。——《说文》

    晚,暮也。——《广韵》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

    望晚日照城郭。——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儿(晚夕,晚晌,晚间,晚上);晚钟(傍晚的钟声);晚寒(傍晚的寒气);晚晴;晚饷(晚餐);晚阴(傍晚时的阴霾);晚来(傍晚)

    (4) 夜晚

    晚星没。——庾信《对烛赋》

    (5) 又如:晚吹(夜晚的风);晚头(晚上);晚月(夜月);晚炬(夜间的火炬);晚漏(晚更);晚魄(月亮);晚逻(夜间巡逻)

    (6) 晚年

    晚出榆关逐北征,惊沙飞迸冲貂袍。—— 温庭筠《塞寒行》

    (7) 又如:晚运(晚年。运指时期);晚涂(晚年);晚境(晚年的境遇;晚年);晚悟(晚年觉悟)

    (8) 秋季 。如:晚菘(秋末冬初的大白菜);晚造(秋季作物);晚果(秋天成熟的果实);晚热(秋天的炎热)

    (9) 旧时官场后辈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称晚生,简言曰晚。多用于书信

    恕治晚不能躬送了。——《儒林外史》

    (10) 时间靠后。属于或关于时间上或发展上的后期阶段的

    兴尽晚归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事之晚矣。——《资治通鉴·汉纪》

    土气有早晚。——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早晚。

    后种者晚实。

    (11) 又如:晚唐;晚父;晚母(后母;继母);晚爷(后父);晚妻(后续之妻);晚嫁(再嫁);晚伯母(伯父后来续娶的妻子);晚进(后进;后辈);晚婆(晚娘,继母)

    形容词

    (1) 迟,在规定的、通常的或恰当的时间以后来的或做的

    大器晚成。——《老子》四十一章

    (2) 又如:晚达(显达较迟);晚日(近日;最近几天);晚歇(〈方〉∶过一会儿);晚转身(〈方〉∶第二次嫁人);晚客;晚茶(迟采摘的茶叶);晚麦(迟熟的麦);晚代(近世);晚禾(晚稻);晚甲(迟发的芽)

    (3) 衰;老 。如:晚叶(晚年;老叶);晚谬(年老昏愦);晚暮(年老)

    英文翻译

    night, evening; 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5
    ◎ 客家话:[梅县腔] wan1 [沙头角腔] man1 [东莞腔] man3 [台湾四县腔] wan1 wan3 [客英字典] van3 van1 man1 [宝安腔] man1 [客语拼音字汇] man1 van1 [海陆丰腔] wan1 wan3 [陆丰腔] w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無遠元合上聲合口三等myanx/mvaanmĭwɐn
    jié,jiē [jie]
    部首: 301
    笔画: 5
    五笔: A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SL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jiē

    (2)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易·说卦》

    (3) 又如:节根(草木的节与根);节旄(竹节上所缀牦牛尾饰物);节粉(竹节旁附着的白色粉末);节槎(树木上歧出的节);节次(依次,陆续;或程序,规程)

    (4) 骨节,节骨眼,关键

    客胜,则大关节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

    人有十二节。——《素问·宝命全形论》

    彼节者有间。——《庄子·养生主》

    得失之节。——《吕氏春秋·慎行论》

    (5) 又如:节解(一种酷刑。将犯人的四肢骨节予以支解);节病(弊病。破绽);节拊(按摩骨节);节族(犹关节。节为关节;族为骨肉交错聚结的部位)

    (6) 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常恐秋节至。——《长歌行》

    (7) 又如:节下(节日期间);节导(仪仗队或在前开路的随从,警卫);节仪(节日礼物,节日赠送钱财的雅称);节朔(节日和朔日)

    (8) 气节;节操

    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荀子·王霸》

    屈节辱命。——《汉书·李广苏建传》

    壮其节。

    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爱听古人节义事。——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节义(节操与义行);节敬(节仪);节孝牌坊(古时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节介(志节操守);节概(志节气概)

    (10) 节令,节气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又如:节序(时节的次第);节物(应时节的风物景色);节和(节令和顺);节分(季节的分际)

    (12) 节度

    寝食违节。——清· 方苞《狱中杂记》

    (13) 又如:节宣(一种养生的方法。指身体的劳逸要有一定的节度,才能使体内郁气顺畅地宣泄)

    (14) 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长功之节。——《论语·微子》

    (15) 又如:节文(礼节;仪式);节法(礼节与法度)

    (16) 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左传·文公八年》

    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 苏轼《江城子》

    持节送匈奴使。——《汉书·苏武传》

    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幢节玲珑。——唐· 李朝威《柳毅传》

    (17) 又如: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节帅(古代节度使的略称);节楼(节度使驻节办公的楼);节镇(即节度使);节印(符节和印信)

    (18) 节拍,节奏

    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节会(音乐的段落节奏);节调(节拍和音调);节变(指乐曲的节奏变化)

    (20) 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冲至第节。——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21) 又如:章节;音节;季节;时节;第二章第一节;节旨(文章的段落大意);节本(节录的本子)

    (22) 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击节碎。——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3) 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动词

    (1) 减省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无论》

    节器用。——《左传·成公十八年》

    谨身节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裁节邮传冗费。——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节啬(吝啬);节限(节约限制);节养(自奉俭省);节缩(节俭紧缩);节简(节俭简朴)

    (3) 节制;管束

    不以礼节之。——《论论》

    种树节四时之适。——《韩非子·难二》

    好廉自克曰节。——《周书·谥法》

    (4) 又如:节性(节制性情);节矜(节制约束而又刚毅坚强)

    (5) 调节

    节其流,开其源。——《荀子·富国》

    量词

    (1) 用于分段的事物。如:两节车厢;三节课

    (2) 另见 jiē

    形容词

    高峻的样子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山石满满。)——《诗·小雅·节南山》

    英文翻译

    knot, node, joint; s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 潮州话:zak4 旧读:zat4 ,zoih4

    宋本广韵

    晚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