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目

xiǎn mù [ xian mu]
繁体 顯目
注音 ㄒ一ㄢˇ ㄇㄨˋ

词语释义

显目 xiǎnmù

(1) 醒目;引人注目

conspicuous;showy;eye appeal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conspicuous;showy;eye appeal] 醒目;引人注目

显目的国语词典

明显耀眼。

如:「这招牌设计得很有创意,十分显目。」

显目造句

在圣域大陆上游历闯荡也就稍显目中无人了一些。
菱歌粲然一笑,紫雾中白衣愈加显目,但在离魂眼里形同地狱魍魉。
中国最为世界成员的记录是显目的不堪。
他们慢慢的爬上一段碎石陡坡,一块空旷草坪豁然开朗,一木棚搭起的简陋小屋赫然显目,屋外搭用两根竹子支起一伞棚用来遮风挡雨。
下身是非主流的紧身牛仔裤,新颖的深蓝色牛仔裤格外显目。
黑衣人一把扯下叶城的上衣露出白皙的胸膛,他左胸上一个青色的胎记赫然显目。
只见向三仟卧倒、据枪、瞄准、击发,一口气完成对固定目标、隐显目标和移动目标的射击,枪响靶落,发发命中。
师伯本欲用飞机直接送我回去,我执意不肯,此举过于显目。
上身穿着印满黑蜘蛛的蝙蝠衫,荧光色的打底裤,脚上踏着显目的人字拖。
这些图片看似毫无关联,但是随着野瑞将每一张图片的某处锁定并放大,贯穿整个图片中的,那个金黄色的挂坠却是那么的显目。
我使出刚刚没用出来的力气、一甩手打在对面老大的脸上,一道红印十分显目。
的一声开门声,从房中一下子涌出四五个人,为首的是一个中年大汉,一身颇为华丽的紫红长袍使他在诸人中显得颇为显目。
各种类型的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流堰塞湖泊等火山地貌十分显目,构成壮丽的火山旅游景观。
只见这青、楼的门口上,草书着显目的鎏金招牌“醉爱楼”。
显目的爱情能够掩饰压抑的仇恨。
大半夜会无端出现的都不会是什么无关闲人,但又故意穿得如此显目的一身白色像是要引人注意一般。
两人依旧是那么的显目,似乎回头率更高点了。
旁边一个个雄性荷尔蒙分泌过多的大汉又开始起哄,叶峰看了看两个活宝,自顾自得走到了食堂门口,显目的红发血狮已经站在了那里。
当下顺着灵力痕迹赶到那平台上,灵檀子眉头更皱了,挥了挥衣袖,一片冰雪被扫开,露出淡淡的红色,在冰雪的映衬下极是显目。
放眼望去,犹为显目的莫过于仙剑客栈。

汉字详情

xiǎn [xian]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O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TC
四角: 6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页( 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2) 同本义

显,头明饰也。——《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

(3) 表面,外面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韩非子》

形容词

(1) 明显;显示得很清楚

显,见也。——《尔雅》。注:“显,明见也。”

天维显思。——《诗·周颂·敬之》

不敢显然布币行礼。——《国语·吴语》

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2) 又如:显轿(没有顶篷、扶手的大椅式轿子。也叫亮轿,明舆);显亮(敞亮)

(3) 显赫,显达

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赠谥美显

(4) 又如:显融(显达荣耀);显人(闻名天下的人);显位(崇高的职位);显官(居高位的官员)

(5) 明,光明

我久不画了。如今住的房屋不比园里的显亮,所以没兴头画。——《红楼梦》

(6) 又如:显晦(明与暗。喻出仕与隐居);显证(明证)

(7) 子孙尊称已故的直系血亲 。如:显考(子女对亡父的尊称);显祖(对祖先的敬称);显妣(子女对亡母的敬称)

动词

(1) 显露;公开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2) 又如:显行(实施;公开施行);显戮(依法公开处决);显隐(显现与隐没)

(3) 传扬;显扬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 又如:显亲(使双亲显扬);显亲扬名(亲属显耀,声名远扬)

(5) 表现;显示

此是亡灵未泯,故来显应。——《初刻拍案惊奇》

(6) 又如:显道神(险道神,显道人。出殡时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高大的开路神像)

(7) 见

九曲风涛何处显。——《西厢记》

英文翻译

manifest, display; evide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hin2

宋本广韵

[mu]
部首: 512
笔画: 5
五笔: HH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
四角: 6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后序》

动词

(1) 观看,注视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文翻译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k7 muk8 [客英字典] muk7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7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8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宝安腔] muk7 | muk8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miukm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