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高官;显宦。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餘光者,盖亦有年矣。” 清 曾国藩 《葛寅轩先生家传》:“孝廉方正之科,詔开六七次,而由之以践歷显仕者特少。”
引证解释
⒈ 高官;显宦。
引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餘光者,盖亦有年矣。”
清曾国藩《葛寅轩先生家传》:“孝廉方正之科,詔开六七次,而由之以践歷显仕者特少。”
显仕的网络释义
显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页(
)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2) 同本义
显,头明饰也。——《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
(3) 表面,外面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韩非子》
形容词
(1) 明显;显示得很清楚
显,见也。——《尔雅》。注:“显,明见也。”
天维显思。——《诗·周颂·敬之》
不敢显然布币行礼。——《国语·吴语》
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2) 又如:显轿(没有顶篷、扶手的大椅式轿子。也叫亮轿,明舆);显亮(敞亮)
(3) 显赫,显达
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赠谥美显
(4) 又如:显融(显达荣耀);显人(闻名天下的人);显位(崇高的职位);显官(居高位的官员)
(5) 明,光明
我久不画了。如今住的房屋不比园里的显亮,所以没兴头画。——《红楼梦》
(6) 又如:显晦(明与暗。喻出仕与隐居);显证(明证)
(7) 子孙尊称已故的直系血亲 。如:显考(子女对亡父的尊称);显祖(对祖先的敬称);显妣(子女对亡母的敬称)
动词
(1) 显露;公开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2) 又如:显行(实施;公开施行);显戮(依法公开处决);显隐(显现与隐没)
(3) 传扬;显扬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 又如:显亲(使双亲显扬);显亲扬名(亲属显耀,声名远扬)
(5) 表现;显示
此是亡灵未泯,故来显应。——《初刻拍案惊奇》
(6) 又如:显道神(险道神,显道人。出殡时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高大的开路神像)
(7) 见
九曲风涛何处显。——《西厢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士。本义:做官)
(2) 同本义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常经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后汉书·崔骃传》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不仕无义。——《论语·微子》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马中锡《中山狼传》
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仕官(就任官职);仕途经济(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去做官);仕止(出仕或隐退);仕路(升官之路)
(4) 通“事”。从事;做事
滔滔江、 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诗·小雅·四月》
(5) 学习政事,见习试用
仕,学也。——《说文》。段玉裁注:“古义宦训仕,仕训学。”。 朱曰:“犹今言试用也。”
(6) 审察。检查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诗·小雅·节南山》
名词
(1) 职位
或著显绩而婴时戮,或有大才而无贵仕,皆扬清风于上烈,垂令闻而不已。——晋· 潘岳《西征赋》
(2) 通“士”。古代四民之一。指以道艺、武勇谋求仕进的人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诗·大雅·文王有声》
此非能仕之所耻也。——《韩非子·说难》
有仕于此,而子悦之。——《孟子·公孙丑下》
(3) 又如:仕子(泛指文人、学子);仕林(士大夫阶层)
(4) 官宦,官员
仕女往住夜游。——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5) 又如:仕版(官员的花名册);仕户(官宦人家);仕子(有官职的人);仕籍(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亦借指仕途,官场);仕门(仕宦之家);仕流(一般的官属);仕家(官宦之家);仕禄(官职,职务)
(6) 通“事”。事情
增无易之仕。——王充《论衡》
(7) 中国象棋中的两个相同的子,位于“帅”的两旁。亦作“士” 。如:撑仕;杀仕
(8)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e5 [陆丰腔] sii6 [客英字典] sii5 [东莞腔] su3 [海陆丰腔] si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宝安腔] s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士 | 鉏里 | 崇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dʒʰĭə | zrix/dri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