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烈

zhāo liè [ zhao lie]
注音 ㄓㄠ ㄌ一ㄝˋ

词语释义

显赫;显着。

词语解释

  1. 显赫;显著。

    三国 魏 曹操 《表糜竺领嬴郡》:“偏将军 糜竺 ,素履忠贞,文武昭烈。” 姚华 《论文后编》:“然词赋之体, 韩 犹不胜,若正统於 蜀 ,则 子美 为昭烈矣。”

引证解释

⒈ 显赫;显著。

三国魏曹操《表糜竺领嬴郡》:“偏将军糜竺,素履忠贞,文武昭烈。”
姚华《论文后编》:“然词赋之体, 韩犹不胜,若正统於蜀,则子美为昭烈矣。”

昭烈的网络释义

昭烈

  • 昭烈,① 显赫;显著。 三国 魏 曹操 《表糜竺领嬴郡》:“偏将军 糜竺 ,素履忠贞,文武昭烈。” 姚华 《论文后编》:“然词赋之体, 韩 犹不胜,若正统於 蜀 ,则 子美 为昭烈矣。”②即刘备(161—223),字玄德,汉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
  • 昭烈造句

    蜀昭烈帝铸,采金牛山铁,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玄昭烈冷哼了一声,随即大笑了起来,道“也就刚进入凝气境,就这么嚣张了,我看你是翅膀硬了,今天我就让你看看你和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辄与恭等案谥法,宜曰昭烈皇后。
    既然自己已经踏足三国,而且成了昭烈皇帝刘备的弟弟,没有理由再跟着别人混了。
    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兴建的武候祠。现存武候祠为惠陵、昭烈庙、侯祠合并而来,上图中所示则为纪念刘关张结义的三义庙。
    他终于成为了让四海宾服的大帝国君主——昭烈文皇帝。
    哎,所谓王者不死,虞舜烈风雷雨不迷,光武河冰结,昭烈跃檀溪,康王渡泥马,其实襄阳能守住,还不都是今上的福分。
    刘备刘备,没有多余的顾虑,没有亵渎历史的想法,只为楼主儿时对昭烈帝刘备的喜爱,对大汉的敬重。
    大观二年又加封他老人家为昭烈武安王。
    只须一剑,刘皇叔没了,昭烈帝没了,当然,关二哥张三爷的称呼也没了。

    汉字详情

    zhāo [zhao]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V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SHR
    四角: 6706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昭,日明也。——《说文》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楚辞·大招》

    (3) 又如:昭式(光明的法度);昭列(光明);昭衍(光明广布);昭亮(明亮);昭美(光明美好)

    (4) 彰明,显著

    所以昭炯戒。——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昭升(显著地升闻);昭名(显著的声名);昭灼(明显;显著);昭明(显明;显著);昭速(明显地招引)

    名词

    (1) 光;亮光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又如:昭回(晨辰光耀回转);昭耀(光耀);昭晳(光亮)

    (3) 古时宗法制度 ,宗庙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

    (4) 姓

    动词

    (1) 显扬;显示

    昭陛下圣明。——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昭畅(大大发扬);昭文(显扬文采);昭武(显扬武威)“炤”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illust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ciu1 ziu1
    ◎ 客家话:[宝安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eu1 [东莞腔] zau1 [客英字典] zhau1 [台湾四县腔] zau1 zeu1 [梅县腔] zhau1 shau1 [海陆丰腔] zhau1 [陆丰腔] z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遙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tɕĭɛucjeu/tjeu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GQJO

    英文翻译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

    昭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