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

zhāo míng [ zhao ming]
注音 ㄓㄠ ㄇ一ㄥˊ

词语释义

显明;显着

词语解释

  1. 显明;显著。

    《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孔 传:“昭亦明也。”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廼今圣化昭明,观人文以化成天下。”

  2. 使显明。

    《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昭明大节而已。” 汉 班固 《典引》:“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

  3. 光明。

    《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高亨 注:“昭明,光明也。”《韩诗外传》卷三:“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 明 吴承恩 《<淮郡文献志>后序》:“又何以对古开来,博大昭明,若斯也哉。”

  4. 指炎神。

    《楚辞·王褒<九怀·昭世>》:“使 祝融 兮先行,令 昭明 兮开门。” 王逸 注:“炎神前驱。”

  5. 星名。

    《史记·天官书》:“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 司马贞 索隐:“《释名》为笔星,气有一枝,末鋭似笔。”

  6. 古宫殿名。

    三国 吴 孙晧 于 甘露 二年建。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夏六月,起 显明宫 ” 裴松之 注引 晋 无名氏《太康三年地记》:“ 昭明宫 方五百丈, 晧 所作也。避 晋 讳,故曰 显明 。”

  7. 人名。相传为上古 玄王 契 的儿子, 商 成汤 的祖先。见《荀子·成相》。

  8. 人名。

    夏 禹 之臣。相传与 伯封叔 作衍历。见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

  9. 南朝 梁武帝 长子 萧统 的谥号。曾召集文士编撰《文选》三十卷,辑录 秦 汉 以来诗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参阅《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引证解释

⒈ 显明;显著。

《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孔传:“昭亦明也。”
宋司马光《<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廼今圣化昭明,观人文以化成天下。”

⒉ 使显明。

《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昭明大节而已。”
汉班固《典引》:“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

⒊ 光明。

《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高亨注:“昭明,光明也。”
《韩诗外传》卷三:“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
明吴承恩《<淮郡文献志>后序》:“又何以对古开来,博大昭明,若斯也哉。”

⒋ 指炎神。

《楚辞·王褒<九怀·昭世>》:“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
王逸注:“炎神前驱。”

⒌ 星名。

《史记·天官书》:“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
司马贞索隐:“《释名》为笔星,气有一枝,末鋭似笔。”

⒍ 古宫殿名。 三国吴孙晧于甘露二年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夏六月,起显明宫” 裴松之注引晋无名氏《太康三年地记》:“昭明宫方五百丈, 晧所作也。避晋讳,故曰显明。”

⒎ 人名。相传为上古玄王契的儿子, 商成汤的祖先。见《荀子·成相》。

⒏ 人名。 夏禹之臣。相传与伯封叔作衍历。见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

⒐ 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的谥号。曾召集文士编撰《文选》三十卷,辑录秦汉以来诗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参阅《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昭明的国语词典

光明、显著。

昭明的网络释义

昭明 (汉语词汇)

  • 人名。相传为上古玄王契的儿子,商汤的祖先。见《荀子·成相》。
  • 昭明造句

    自学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
    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復守之以默默,如闇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后以“知白守黑”谓韬晦自处。
    追思昭明太子,纵览那个征战不息,魔法与妖兽并生的年代。
    且梁昭明《仪注》,今则见存,二文显证,差为成准。
    他又记得一首,名曰行行重行行,关于吃饭的诗词,奈何却是南北朝时期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中的诗词,又是不行。
    案群议,斟酌旧仪,梁昭明太子《丧成服仪注》,明文见存,足为准的。
    以昭明太子之仁孝,武帝之慈爱,一染嫌疑之迹,身以忧死,罪及后昆,求吉得凶,不可湔涤,可不戒哉!是以诡诞之士,奇邪之术,君子远之。
    “昭明文选,文章奥府,入唐无家弦户诵,口沫手胝,远夷遗使所求,游子随身所挟,皆有此书。
    昭明公主喜之不尽,见烈焰圣火鸟奉上金丹,便一只手去拉着它的“小手儿”。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昭明太子神采飘逸,四处游读,多次来到贵池隐山寺读书和编修。
    这一刻昭明心中说不出的后悔,若非自己偷跑出来,阿草不会出来寻找两人。
    初,武帝昭明太子统;五岁能通五经,读书一目五行俱下。
    一个时辰之后,才见昭明道长回来,身后还跟着个老头,一身中山装,很普通的那种。
    此时说话的几个巫族正好走到了昭明和修罗的石牢前,往里面瞥了一眼,狱卒首领愣了一下“这是今年的祭品?结丹期的妖族,这不是准备让琉璃长老发火吗?”。
    学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
    七星桧是指六世纪初,梁昭明太子所亲手种植的七棵桧木,地点位在江苏常熟县境内,是当地著名的古迹。
    昭明不听则已,一听之后,五内如焚。昭明造句。
    因为,赵小葵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战修体质,拥有血脉神通,还拜在了三星战神赵昭明的门下,是他的亲传弟子,算得上的天之骄女了。

    汉字详情

    zhāo [zhao]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V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SHR
    四角: 6706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2) 同本义

    昭,日明也。——《说文》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楚辞·大招》

    (3) 又如:昭式(光明的法度);昭列(光明);昭衍(光明广布);昭亮(明亮);昭美(光明美好)

    (4) 彰明,显著

    所以昭炯戒。——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昭升(显著地升闻);昭名(显著的声名);昭灼(明显;显著);昭明(显明;显著);昭速(明显地招引)

    名词

    (1) 光;亮光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又如:昭回(晨辰光耀回转);昭耀(光耀);昭晳(光亮)

    (3) 古时宗法制度 ,宗庙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

    (4) 姓

    动词

    (1) 显扬;显示

    昭陛下圣明。——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昭畅(大大发扬);昭文(显扬文采);昭武(显扬武威)“炤”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illust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ciu1 ziu1
    ◎ 客家话:[宝安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eu1 [东莞腔] zau1 [客英字典] zhau1 [台湾四县腔] zau1 zeu1 [梅县腔] zhau1 shau1 [海陆丰腔] zhau1 [陆丰腔] z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遙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tɕĭɛucjeu/tjeu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