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zuó rì [ zuo ri]
注音 ㄗㄨㄛˊ ㄖ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昨日 zuórì

(1) 昨天

yesterday

词语解释

  1. 今天的前一天。

    《吕氏春秋·察微》:“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三:“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昨日安民的官下来,百姓散了。”

  2. 过去;以前。

    《南史·王僧孺传》:“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

引证解释

⒈ 今天的前一天。

《吕氏春秋·察微》:“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晋潘岳《悼亡诗》之三:“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昨日安民的官下来,百姓散了。”

⒉ 过去;以前。

《南史·王僧孺传》:“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

昨日的国语词典

前一日。

昨日的网络释义

昨日 (基本释义)

  • 昨日,zuó rì,ㄗㄨㄛˊ ㄖㄧˋ,意思是今天的前一天;过去;以前。
  • 昨日的翻译

    英语: yesterday
    德语: gestern
    法语: hier

    昨日造句

    昨日,趁着暖风徐徐我来到了住满奇花异草的园林,一览生气勃勃的风采。
    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历历在目如昨日。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伤害的太深,已经把这些事当做昨日。对以前的事彻底结束。
    我们都是骗子,因为昨日的事实到了明天已成了谎言。
    四季没变,家乡没变,只是家乡的人已残缺,昨日不再!而今,我只能做故乡的过客。当午夜对亲人的思念变成一根流泪的红蜡烛时,伤痛的内心早已满目疮痍!只好选择忘记。
    明天会更好,昨日的艰辛已经过去了,迎来的会是更好的明天。幸福就在前面我们必须向前冲。
    云继续聚聚又散散,昨日随风消失,明天迎风而来。
    当年的遭遇,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这一段罪行,犹如发生在昨日。
    昨日已昨日,昨日莫可惜!唉声叹昨日,徒劳空悲凄。天天都把昨日念,徘徊又是日落西。日日皆作昨日去,一日一日老来兮。既知昨日不可回,自应今日多努力。
    昨日的幸福已成为一种痕迹。
    如今竟只剩半盏叹息和回忆,一不小心就凌乱了昨日的眼眸。
    昨日,我们几人研究,计划筹备一次义演。
    成功虽然是人人盼望的结局,但有时却能使人沉溺于昨日的光环。
    吴老先生于昨日沧海横流,享年八十二岁。
    昨日在会场上他仍然是那样神采奕奕,谈笑风生。
    时光荏苒,她也已经不再如昨日一般清纯善良,温柔贤惠。
    明天是悲伤的,它的难过诉说着昨日的遗忘。
    才发现原来所有的昨日,都是一种不可少的安排,都只为了好在此刻,让我温柔怜惜地拥你如怀。
    这天比昨日做得好,明天比这天做得更好。

    汉字详情

    zuó [zuo]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TH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AOS
    四角: 680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乍声。本义:隔夜,上一天)

    (2) 同本义

    昨,垒日也。——《说文》。按,絫日,从日,乍声。

    昨,隔日也。——《苍颉篇》

    夏日复昨。——《尔雅》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庄子·外物》

    (3) 又如:昨伲(昨日);昨而子(今天的前一天);昨日子(昨天);昨几(昨天);昨夜(昨天夜里);昨宵(昨夜);昨暝(昨晚)

    (4) 泛指往日;过去

    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昨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昨间海令为母寿。——《明史》

    (5) 又如:昨年(去年);昨先(先前);昨前(从前);昨非(往日的不是);昨轨(往昔的轨迹);昨者(昔日)

    英文翻译

    yesterday; in former times, past

    方言集汇

    ◎ 粤语:zok3 zo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k7 [梅县腔] cam5 cok7 [陆丰腔] cok7 [客语拼音字汇] co1 cog6 zog5 [宝安腔] cok7 [客英字典] cok7 [台湾四县腔] cok7 co1 [ca1] [东莞腔] zok7 [海陆丰腔] cok7 co1 [ca1]
    ◎ 潮州话:z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在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zak/dzakdzʰɑk
    [ri]
    部首: 429
    笔画: 4
    五笔: JJ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
    四角: 6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如:中日文化交流

    副词

    (1) 每日,每天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英文翻译

    sun; day; day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t7 [客英字典] ngit7 [台湾四县腔] ngit7 [客语拼音字汇] ngid5 [宝安腔] ngit7 [梅县腔] ngit8 [陆丰腔] gnit7 [东莞腔] ngit7 [沙头角腔] gn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nʑĭĕtnjit/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