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器

míng qì [ ming qi]
注音 ㄇ一ㄥˊ ㄑ一ˋ

词语释义

明器 míngqì

(1) 古代陪葬的器物

articles to be for the dead

词语解释

  1. 即冥器。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一般用竹、木或陶土制成。从 宋 代起,纸明器逐渐流行,陶、木等制的渐少。

    明 代还有用铅、锡制作的。《礼记·檀弓下》:“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自是 不疑 鬱悒无已,岂有与明器同居,而不之省,殆非永年。”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殯,摆设明器,好生齐整,我和你看一看波。”

  2. 古代诸侯受封时帝王所赐的礼器宝物。

    《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以镇抚其社稷。” 杜预 注:“谓明德之分器。”

引证解释

⒈ 即冥器。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一般用竹、木或陶土制成。从宋代起,纸明器逐渐流行,陶、木等制的渐少。 明代还有用铅、锡制作的。

《礼记·檀弓下》:“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唐谷神子《博异志·张不疑》:“自是不疑鬱悒无已,岂有与明器同居,而不之省,殆非永年。”
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殯,摆设明器,好生齐整,我和你看一看波。”

⒉ 古代诸侯受封时帝王所赐的礼器宝物。

《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以镇抚其社稷。”
杜预注:“谓明德之分器。”

明器的国语词典

古代陪葬的物品。古代有陪葬的习惯,每以器皿用具葬于墓室,以为死者来生之用。

明器的网络释义

明器

  • 明器,指的是古代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 即冥器。同时还是指古代诸侯受封时帝王所赐的礼器宝物。明器一般用陶瓷木石制作,也有金属或纸制的。
  • 除日用器物的仿制品外,还有人物、畜禽的偶像及车船、建筑物、工具、兵器、家具的模型。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即随葬明器。明器是考察古代生活和雕塑艺术的有价值的考古实物
  • 明器造句

    这些明器都是我们为死去的先人制作的,可他们真的能够收到吗?
    江苏省丹阳市欧迪照明器材厂是生产道路照明灯具、工矿灯、路灯、庭院灯和高杆灯的专业化厂家,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
    陵墓内除了曹操本人预先准备的四箱送终衣服,以及质朴无华的陶制明器,没有金玉珠宝铜铁之累的陪葬品。
    还有另一种光明器,油料植物篦麻的结籽,黄豆大,外面有层硬壳,剥去壳,将篦麻籽用竹签穿成串,火柴一点,也能照明。
    但是诺贝尔皮克公司表示,商用的红外光照明器可以发出足够的不可见光,让带著夜辉视镜的人可以透视黑暗屋内的动静。
    何为暗器?暗中使用,克敌制胜的特殊武器方为暗器。如敌人已知你要使用它,那么,它将不是暗器,而是明器!
    我说道:“这水下如果有明器,他们下水后可就全摸走了。你是要明器,还是要名声?”胖子想了想道:“真奇了怪了,我觉得天真你的话特别容易说服人。那咱们就先不管名声了,你说怎么做?”。南派三叔。
    而将礼器分为祭器与明器两类,则是依照存在人与鬼神的两个世界的理论。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蜡,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水银癍,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天下霸唱。
    买地券作为一种随葬明器,是非常宝贵的碑刻材料。
    堆塑罐是一种专为亡灵制作的明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物证。
    采购产品纤维玻璃,蜡烛烛台,照明器具,画架,嵌板,装饰品,餐具。
    明器也叫冥器指的墓中的随葬品。
    照明者,照明器:照明的仪器,特别是指一种产生、集中或反射光亮的装置。
    汤胖子爱钱如命,他对于明器的执着决不亚于食物,又或者说,探取明器于他而言是种身体本能,而食物,反倒成了他尊重的对象。
    棺材里有个青色瓷瓶,刀疤脸鉴赏明器的水平也是挺高的,他一眼就看出来那是件瓷器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是一件唐代的精品。
    关闭不必要的照明灯具,室内和室外。安装照明器或传感器自动关闭时不需要灯光。
    我老爷告诉我的,要掏墓子头的明器,不能对着棺材中的尸体看。
    阿斯塔那的纸明器与中原直接相关,显示出一致性。
    这个窖藏可能还有为了被重新发掘而设的标志,或者这只是为了表达他们对他们自己神祗的敬仰而永远埋藏的明器。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