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盐

wú yán [ wu yan]
繁体 無鹽
注音 ㄨˊ 一ㄢˊ

词语释义

缺盐。

亦称“无盐女 ”。即战国齐宣王钟离春。因是无盐人,故名。为人有德而貌丑。后常用为丑女的代称。

复姓。

亦称“无盐女 ”。指貌丑而有贤德的妇女。

古地名。

词语解释

  1. 缺盐。

    《管子·地数》:“恶食无盐则肿,守圉之本,其用盐独重。” 宋 苏轼 《山村五绝》之三:“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

  2. 亦称“ 无盐女 ”。即 战国 时 齐宣王 后 钟离春 。因是 无盐 人,故名。为人有德而貌丑。后常用为丑女的代称。

    汉 刘向 《列女传·齐锺离春》:“ 钟离春 者, 齐 无盐 邑之女, 宣王 之正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指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髮。”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钟离春 者, 齐 妇人也,极丑无双,号曰 无盐女 。”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不可以 无盐 宿瘤 之丑,而谓在昔无 南威 西施 之美。” 唐 李白 《于阗采花》诗:“丹青能令丑者妍, 无盐 翻在深宫里。”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只因 王待诏 没有贿赂给我父亲,所以他便故意把她画成了 无盐 一样。”

  3. 亦称“ 无盐女 ”。指貌丑而有贤德的妇女。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八出:“把 西子 比 无盐 ,那里有佳人将四德兼?”

  4. 古地名。

    战国 时为 齐 邑, 汉 置县,治所在今 山东 东平 。 北齐 时废。《史记·项羽本纪》:“﹝ 宋义 ﹞乃遣其子相 齐 ,身送之至 无盐 ,饮酒高会。”《后汉书·郡国志三》:“ 东平国 …… 无盐 ,本 宿国 , 任 姓,有 章城 。”

  5. 复姓。

    《史记·货殖列传》有 无盐氏 。

引证解释

⒈ 缺盐。

《管子·地数》:“恶食无盐则肿,守圉之本,其用盐独重。”
宋苏轼《山村五绝》之三:“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

⒉ 亦称“无盐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因是无盐人,故名。为人有德而貌丑。后常用为丑女的代称。

汉刘向《列女传·齐锺离春》:“钟离春者, 齐无盐邑之女, 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指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髮。”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钟离春者, 齐妇人也,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不可以无盐宿瘤之丑,而谓在昔无南威西施之美。”
唐李白《于阗采花》诗:“丹青能令丑者妍, 无盐翻在深宫里。”
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只因王待诏没有贿赂给我父亲,所以他便故意把她画成了无盐一样。”

⒊ 亦称“无盐女”。指貌丑而有贤德的妇女。

元杨暹《西游记》第十八出:“把西子比无盐,那里有佳人将四德兼?”

⒋ 古地名。 战国时为齐邑, 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北齐时废。

《史记·项羽本纪》:“﹝宋义﹞乃遣其子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后汉书·郡国志三》:“东平国 …… 无盐,本宿国,任姓,有章城。”

⒌ 复姓。 《史记·货殖列传》有无盐氏。

无盐的国语词典

战国时齐无盐人钟离春。参见「钟离春」条。

无盐的网络释义

无盐

  • 无盐的含义有1、缺盐。2、亦称“无盐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为人有德而貌丑,因是无盐人故名无盐,后常用为丑女的代称。 3、亦称“无盐女”,指貌丑而有贤德的妇女。 4、古地名。 5.复姓。
  • 无盐造句

    这胭脂名为‘解语花’,乃明教自波斯传自中土的一种奇异胭脂,传说纵然你貌似无盐,涂上这胭脂便可有沉鱼落雁、闭花羞月之姿色。
    你怎么可以把性情懦弱的他比作傲雪绽开的梅花?简直是在刻画无盐!
    总盼人生风风光光,其实难免心里受伤;总盼爱情缠缠绵绵,其实难免淡而无盐;总盼事业红红火火,其实难免曲折坎坷。生活难免无奈,端正心态,快乐就在。
    皇上下旨时龙吟雪还未回京,只听闻龙吟雪貌若无盐不说,去天山之前一直都是一个痴儿,本宫怎能让啸儿娶那样的人做王妃!
    因此工农兵提示每个月过两个无盐日将有益于身体健康。
    本人本是无盐女,既无绝世才,亦无倾城貌,只有养猪术,家有三间房,想招上门婿,非诚请勿扰,养猪高手来,共把猪来养!
    烛火一灭,管她是貌若天仙还是貌似无盐,黑灯瞎火,不都一个样!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系统地研究了石煤无盐焙烧酸浸生产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技术,提出了各工序的工艺条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三鹿香,硫磺姜。千里孤坟,染色馒头凉。纵使相逢应不识,瘦肉精,变了样。夜来幽梦忽还乡,苏丹红,牛膏肓。相顾无盐,唯有地沟油。
    大家席地而坐,肉是无盐淡肉,按祖先规矩,狩猎、烧烤后的再醮盐分食。
    无盐牛油放回软身,充分打起至松发变白,加士多啤梨牛奶蛋浆进牛油中拌匀即成。
    书生书生!你好大的胆子,莫非是死后胆子大了些罢,这等话都说得出口,那司空文若不是貌若无盐,怎地会看上你?
    “盐”之新词新语的黑色幽默:相顾无盐,唯有泪千行、核出此盐、妖盐惑众、谣盐止于智者。。
    姐姐如此貌美如花,妹妹再差又能差到哪去呢?且不说妹妹是否与你同为天仙之人,纵然貌似无盐,若心灵善美……
    当然,也不是说女子貌似无盐什么的,这丑女和美女一样,能够遇见也都是需要缘分的,平常人日常所见,大都都是中人之姿,用现在的话,也就都是些普通女孩的相貌罢了。
    荷巴之战,仿佛东施和无盐比赛谁更丑,结果是各擅胜场不分媸妍,那个二比一并不说明荷兰就比巴西更不堪更难看。
    就您这能力水平还自比希特勒只能说是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人贵有自知之明而后自爱,庶几人皆赞之。
    尤其王闿运在光绪五年二月七日日记中明确说“了无其事,何世人之好刻画无盐也”,似乎可将此事一笔勾销。
    《晋书·周传》中记载了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周“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子”的故事。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yán [y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FH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BT
    四角: 43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2) 同本义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

    鲁盐漆丝。——《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盐酱口(说不吉利的话,且得到应验);盐枭(私贩食盐的人);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盐呆子(蔑称盐商);盐官(今浙江海宁);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盐丁(在盐田工作的人);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盐车(运盐的车)

    (4)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 +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含有氢离子的盐叫酸式盐,如: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硫酸氢钠(NaHSO 4 );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

    (6)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盐叫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 2 2 CO 3 )

    (7) 不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盐叫正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 2 CO 3 )。此外还有复盐(如明矾)等

    英文翻译

    sal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