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焰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红日。
唐 罗邺 《冬日旅怀》诗:“乌燄纔沉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
引证解释
⒈ 红日。
引唐罗邺《冬日旅怀》诗:“乌燄纔沉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
乌焰的网络释义
乌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wū
名词
(1)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2) 同本义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3)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4)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如:乌阳(太阳。亦喻昌明盛世);乌轮(日轮,太阳);乌焰(红日);乌照(日光);乌飞兔走(时光流逝);乌星暗没(日落);乌兔(日月)
(5) 刚孵化出的幼蚕
子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广蚕桑说辑补》
形容词
(1) 浅黑色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2) 又如:乌衣(黑衣);乌巾(黑头巾);乌丸(墨的别名);乌油(黑而光润);乌麻(黑芝麻);乌黑黑(黑压压);乌丝(黑丝);乌靴(古官穿的黑色靴子);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乌云阵头(大雨将到,乌云密布的情形);乌云屯集(像乌云一样密集)
副词
(1) 怎么; 怎么
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
乌闻梁岷核陟方之馆?——《文选·左思·吴都赋》
(2) 又如:乌有此事?
(1) 也作“於”。表示感叹
乌见异则噪,…。——《埤雅》
(2) 另见
wù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ou1, u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臽(
)声。本义:火苗)(2) 同本义
烟焰迷漫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烟焰雾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又如:内焰(火焰的中间部分);外焰(火焰最外层);焰段(见“艳段”);焰烘烘(焰腾腾。火焰旺盛的样子;引申为情绪激昂);焰头上(喻指兴旺发达);焰焰(火苗起初的样子)
(3) 火光;辉光
凿石有余焰,年命已凋颓矣。——晋· 葛洪《抱朴子》
(4) 又如:焰红(火红);焰光(光焰;光华);焰然(鲜明貌)
(5) 光亮
雨昏陋巷灯无焰,风过贫家壁有声。——袁枚《随园诗话》
(6) 比喻气势 。如:妖焰;气焰逼人
动词
(1) 燃烧
俯而观之,其光自土而出,若焰薪火。——唐· 张读《宣室志》
(2) 又如:焰蜡(正在燃烧的蜡烛);焰灰(物体燃烧后的余烬);焰腾腾(火势猛烈貌)
(3) 照耀
动鳞甲于鲸鱼,焰光芒于鸣鹤。——北周· 庾信《灯赋》
野燎焰天。——清· 魏源《圣武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am5 liam5 [海陆丰腔] ram6 [东莞腔]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5 [宝安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4 [客英字典] jam5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豔 | 以贍 | 以 | 鹽A | 去聲 | 豔 | 開口三等 | 鹽A | 咸 | jemh/jemm | jĭɛ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