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

xīn láng [ xin lang]
注音 ㄒ一ㄣ ㄌㄤ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新郎 xīnláng

(1) 新婚的男子

bridegroom

词语解释

  1. 新婚的男子。

    唐 顾非熊 《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诗:“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 宋 世词有《贺新郎》,或当起於此时。”《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那后面便是新郎,蟒袍补服,缓步安详进来。” 叶圣陶 《一个朋友》:“今天的新郎还兼个高等小学肄业生的头衔!”

引证解释

⒈ 新婚的男子。

唐顾非熊《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诗:“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 宋世词有《贺新郎》,或当起於此时。”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那后面便是新郎,蟒袍补服,缓步安详进来。”
叶圣陶《一个朋友》:“今天的新郎还兼个高等小学肄业生的头衔!”

新郎的国语词典

新婚的男子。

新郎的网络释义

新郎 (结婚仪式中男方的称呼)

  • 一般来说,新郎一词专指对于确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在结婚仪式中的男方的称呼,又称新郎官。在结婚时,新郎一般会穿上专门的礼服,经过仪式或法律程序后就成为女方的丈夫。也指新婚的男子。 最早出现在唐代,表示考试登第的才子。
  • 新郎的翻译

    英语: bridegroom, groom
    德语: Bräutigam (S)​
    法语: nouveau marié

    新郎造句

    婚礼上,新郎新娘双方交换了钻戒。
    三杯美酒敬新郎,新郎喝酒喜洋洋。
    新娘和新郎表示要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结婚典礼上,新郎不免要献上一段婚礼致辞。很多婚礼致辞看似说得云淡风轻,却能打动人心,实际上也并不是随意拈来,而是经过充足的准备才写出来的。如果你此刻正在为不知道怎么写婚礼致辞,那不妨来看看小编整理的这些比较经典的新郎的婚礼致辞。
    看到新娘如出水芙蓉般艳丽,新郎感到十分幸福。
    女朋友结婚了,新郎却不是我,大声唱出来,保证你朋友不好受。
    在通往婚姻殿堂的路上,你可愿意牵着我的手,陪我一起走,当你披上婚纱,我能否当那新郎。
    新郎新娘在迎接贵宾的到来。
    愿新郎新娘白头偕老,永远幸福。
    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他人的新娘,我定闭口不提曾经的疯狂。如果有一天我成为她人的新郎,娶你依旧是我最初的梦想。
    婚礼上,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跪拜行礼。
    新郎饮了这杯酒,一心想到媳妇娘。
    当有一天你穿上西装成为别人的新郎,我会闭口不提当年的疯狂。当有一天我婚纱落地成为别人的新娘,你依旧是
    今天的新娘就是一朵花,新郎深深的爱上了这朵花,天荒地久永相伴,甘做绿叶衬红花。
    新郎是世家子弟,新娘是名门闺秀,他们结为秦晋,真可说是珠联璧合了。
    新婚宴会上,大家祝贺新郎新娘宜室宜家。
    不仅因为新娘是我的姐姐,而且新郎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看着新郎新娘,我默默地祝他们百年好合,永不分离。
    婚礼上,新娘和新郎表示要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上演古代新婚秀,新郎骑白马新娘坐花轿。这样路上的人忍不住观看,确实很热闹。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417
    笔画: 13
    五笔: USRH
    五行:
    仓颉: YDHML
    四角: 029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2) 砍伐树木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3) 更新,使之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4)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形容词

    (1)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新台有洒。——《诗·邶风·新台》

    谁家新燕啄春呢。——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变易新声。——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故日新。——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新夷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新板洋钱(指清代机铸的雕有龙形图案的银元);新发子硎(喻初入学的学生);新文(新闻;新鲜事儿;过分追求新奇的文章;时文)

    (3) 新洁;新鲜;清新

    新鲜自求珍。——扬雄《太玄·务》

    柳色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如镜之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新鲜衣服(新鲜洁净的衣服);新莺出谷(形容鸟鸣悦耳);新切(清新而贴切);新句(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新光(新鲜的光彩);新米(指本年新收获的米)

    (5) 开始的

    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6) 又如:新年下(农历新年;春节);新元(新春元旦);新吉(农历元旦);新年新岁(农历春节期间);新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新阳(初春)

    (7) 结婚或结婚不久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 杜甫《佳人》

    (8) 又如:新妇(新结婚的女子);新官(新郎。亦称“新官人”);新姑娘(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新娘子(新娘);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

    (9) 没有用过的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佚名《古艳歌》

    (10) 又如:新笔

    (11) 新近;刚刚

    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刘表新亡。——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新来与世界为缘。——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2) 又如:新霁(新晴);新军(新投充的兵);新化(新经教化);新立(新登上君位);新好(新结交的好友)

    名词

    (1) 指刚收获的粮食或蔬菜等

    天子尝新。——《礼记》

    (2) 朝代名 。汉王莽初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八年)代汉称帝,国号新,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

    (3) 柴薪。后作“薪”

    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4) 新的人或事物

    温故而知新。——《论语》

    即其新。——唐· 韩愈《原毁》

    不图其新。

    (5) 姓

    英文翻译

    new, recent, fresh, modern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m1 xin1 [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陆丰腔] sin1 [梅县腔] sin1 [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东莞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insĭĕn
    láng,làng [lang]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YV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INL
    四角: 37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8)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9) 女婿,女儿的丈夫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10) 称别人的儿子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1)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2)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3)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5)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6) 又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17)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8)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9)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英文翻译

    gentleman, young man; hus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宝安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东莞腔] l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