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截

zhǎn jié [ zhan jie]
繁体 斬截
注音 ㄓㄢˇ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1.坚定不移貌;干脆利落貌。 2.清楚明白貌。 3.比喻文风峻刻峭拔。

词语解释

  1. 坚定不移貌;干脆利落貌。

    《朱子语类》卷六九:“只是见得这箇道理合当恁地,便只斩截恁地做将去否?”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斩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他説得这么斩截,我才答应了他。” 叶圣陶 《平常的故事》:“他叫 仁地 到里边来坐一坐,再也料不到他回答得那么斩截。”

  2. 清楚明白貌。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二》:“至於钱穀帐目,册档文卷,则宜处处斩截,时时日日,皆可交代。”

  3. 比喻文风峻刻峭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是以 象山 之文,亦皆劲健斩截。”

引证解释

⒈ 坚定不移貌;干脆利落貌。

《朱子语类》卷六九:“只是见得这箇道理合当恁地,便只斩截恁地做将去否?”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斩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他説得这么斩截,我才答应了他。”
叶圣陶《平常的故事》:“他叫仁地到里边来坐一坐,再也料不到他回答得那么斩截。”

⒉ 清楚明白貌。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官常二》:“至於钱穀帐目,册档文卷,则宜处处斩截,时时日日,皆可交代。”

⒊ 比喻文风峻刻峭拔。

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一》:“是以象山之文,亦皆劲健斩截。”

斩截的国语词典

坚定不移而干脆利落。

斩截的网络释义

斩截

  • 斩截是汉语词汇,读音zhǎn jié,解释为坚定不移,干脆利落;清楚明白或比喻文风峻刻峭拔。
  • 斩截造句

    自己总太心软,常迎合女人,不愿触犯她们,以后言动要斩截些,别弄假成真。
    咣当一声,长柄镰刀被斩截成两半,从维尔手中脱落下来。
    我心想,然后看了看他们,斩截的说不管怎么的困难和危险,我都会和你们一起面对。
    惊天大消息,楚国修炼者周凡,又连斩截尘圣地四个真传弟子!
    一切凡情俗态,良知有未妥处,便须破除、斩截,不可假借通融,放令出路。
    大丈夫做事斩截果断,妻孥财禄皆身外之物,尽无可虑。
    丁壮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椠乐以为戏,淫掠妇女,所过郡县,赤地无余。
    当一心散乱,幻想与杂念纷起,生灭不停时,宜急用斩截法,截断诸心,打杀万缘。
    由横拳出势先把左臂收回,用手反拿敌小臂,同时左足迅速左扣,用右臂尺骨斩截对方之臂,立即将右足提起和左足合并。
    短线斩截和长线流转是草书的两大形态类型。

    汉字详情

    zhǎn [zhan]
    部首: 417
    笔画: 8
    五笔: LRH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QHML
    四角: 425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2) 同本义

    斩,截也。——《说文》

    斩,杀也。——《尔雅·释诂》

    国既卒斩。——《诗·小雅·节南山》

    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释名·释丧制》

    掌斩杀贼谍而膊之。——《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

    不从令者斩。——《墨子·备城门》

    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

    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斩使(斩杀来使);斩棺戮尸(劈开棺木,刺杀尸体);斩立决(处斩刑决不待时);斩馘(杀头并取左耳,以计功);问斩(斩首);斩首

    (4) 砍;砍断

    斩荆棘。——宋· 苏洵《六国论》

    斩刈杀伐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斩伐(砍伐);斩祀(砍伐神祠近旁的树);斩祛(斩断其袖。借指旧怨);斩绝(斩断;断绝);斩断(砍断;切断);斩关(砍断门闩,泛指攻破城门)

    (6) 断绝

    汉祀不斩,皆出将军之赐也。——《三国演义》

    (7) 又如:斩夫之祀(断绝夫家的祭祀);斩了(断了;绝了)

    (8) 剪裁,特指丧服不缉下边

    齐晏桓子卒, 晏婴粗缳,斩。——《左传·襄公十七年》

    (9) 又如:斩衰(粗麻布丧服,不缝边,是五种丧服中最重的,服期三年)

    (10) 用同“眨”。眼睛一睁一闭

    还斩眼动鳞。——《西游记》

    (11) 又如:斩眼(眨眼);斩眉多梭眼(挤眉弄眼)

    副词

    (1) 非常;特别

    老远地便见有多少洋枪队,由教习打着外国口号,一斩齐地走了上来。——《老残游记》

    (2) 又如:斩平(特别平整);斩截(干脆;利落);斩新(簇新;全新)

    英文翻译

    cut, chop, sever; behead

    方言集汇

    ◎ 粤语:zaam2

    宋本广韵

    jié [jie]
    部首: 412
    笔画: 14
    五笔: FAWY
    五行:
    仓颉: JIOG
    四角: 4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2) 同本义

    巀,断也。——《说文》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

    海外有截。——《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

    不如截而行。——《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

    截胫剖心。——《晋书·石季龙截记》

    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世说新语·方正》

    截趾适屦。——《后汉书·荀爽传》

    (3) 又如:截头(尽头);截替(取代);截齐(齐截);截发留宾(截发剉荐。指竭尽全力招待客人)

    (4) 拦阻;阻挡

    截春山以北。——《穆天子传》。注:“犹阻也。”

    径截辎重。——李华《吊古战场文》

    (5) 又如:截没(截留吞没);截阻(拦阻);截途(当道,拦路);截杀(拦住攻杀);截拿(截拦捉拿);截拔(截留调拔);截战(拦住厮杀)

    (6) 直渡;跨越

    (7) 购买

    怕无布绢,将现钱去长街上铺内截。——元· 宫天挺《范张鸣黍》

    (8) 了结

    钱给了不要紧,该多少我明儿还你就截了。——清· 刘鹗《老残游记》

    (9) 又如:截了(结了);截日(即日)

    (10) 斩齐;整齐 。如:截齐(形容非常整齐);截头(齐头);截截(整齐的样子)

    量词

    指物体截断后的片断、部分 。如:半截砖;一截木头;上半截

    英文翻译

    cut off, stop, obstruct, inters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t6
    ◎ 客家话:[梅县腔] ciet7 [东莞腔] cet8 [客英字典] ciet8 [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qiad6 [海陆丰腔] ciet8 ciet7 ziet7 [台湾四县腔] ciet8 ciet7 ziet7 [宝安腔] cet8
    ◎ 潮州话:zo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