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xié shì [ xie shi]
繁体 斜視
注音 ㄒ一ㄝˊ ㄕ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斜视 xiéshì

(1) 一种眼病。由于外眼肌不平衡而引起一眼不能同另一眼取得双眼视觉的状况

strabismus

(2) 斜着眼看

目不斜视
look sideways;cast sidelong glances;look askance

词语解释

  1. 斜着眼看。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託斜视於遗簪,寄含情而举扇。”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虎》:“女即迴眸斜视曰:‘酒岂足贵,谓人不宜预饮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他的眼睛向 苏沛霖 斜视了一下。”

  2. 一种眼病。当一只眼睛直视目标时,另一只眼便斜向一侧。多由眼球位置不正,或眼肌平衡失调所致。

引证解释

⒈ 斜着眼看。

南朝梁何逊《七召》:“託斜视於遗簪,寄含情而举扇。”
清葆光子《物妖志·虎》:“女即迴眸斜视曰:‘酒岂足贵,谓人不宜预饮也。’”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他的眼睛向苏沛霖斜视了一下。”

⒉ 一种眼病。当一只眼睛直视目标时,另一只眼便斜向一侧。多由眼球位置不正,或眼肌平衡失调所致。

斜视的国语词典

斜著眼睛看。

斜视的网络释义

斜视 科普中国

  • 斜视(squint)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 斜视造句

    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杨晓冬鄙夷地斜视了一眼敌人抛出来的香饵,冷冷地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如果不严重可以调节正常,如果斜视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同学们上课非常专心,目不斜视地盯着黑板。
    他走路总是目不斜视。
    你好孩子小的时候躺在床上看电视,今年突然,发现小孩儿的眼睛是斜的而且总分眼睛痒,这样的情况的话应该是由于长时间,不正确的看电视造成的斜视的现象,可以通过配戴眼镜缓解。
    你这种情况是需要详细检查之后根据斜视严重的程度,然后才能决定如何做手术的,这个手术的费用每只眼睛的价钱大概需要几千元,医院不同,价钱有一定差别。
    他目不斜视地朝前走。
    结论: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与调节因素有关,其由于解剖因素所引起的斜视需手术矫治。
    游天逸乐呵呵的对游鸿寿安抚道,可是见老爷子怒火中烧的脸,于是便对着老爷子,眼睛斜视向不远处的陆慧人眨了眨眼。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形,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用虚线画出其不可见部分,可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和局部视图。
    探讨不同术式对垂直性斜视的矫正效果。
    马融是明德皇后的亲戚,家中富裕,马融平素骄贵,讲课时,有美女在堂前轻歌曼舞;卢植始终专心听讲,数年如一日,从不斜视偷看。
    嫁给朴实拙讷的男人,他对你毫无二心,对身边的美女绝对可以目不斜视。
    医务人员首先利用“标准视力对数表”,进行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的检测,随后利用“儿童视力筛查仪”进行验光检查,以判断学生们是否有屈光、斜视或弱视。
    身穿淡紫色道袍,声音虽若出谷黄莺,婉转有余,但脸色阴森,柳眉倒竖,杏眼圆睁,令人不寒而栗,正在目不斜视盯着他们两个。
    目的研究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肌的形态学改变。
    呆呆的望着窗外,习惯一定角度斜视某个点位,睁大眼睛,那眼神,迷离扑朔。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眼睛是人们从外界接受信息的重要器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窗户”已经受到了“污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近视、斜视、弱视等等问题的困扰。
    国有国法,军有军规,老婆的规矩是要绝对服从滴。八一之际,你要注意:带好自己的孩子,做好自己的家务,目不斜视别人的老婆,做个好好男人,否则找打有新守则,老婆有令,做不好打。

    汉字详情

    xié [xie]
    部首: 407
    笔画: 11
    五笔: WT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YJ
    四角: 8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2) 舀出

    斜,抒也。——《说文》

    (3) 又如:斜酒(舀酒)

    (4) 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飞腾暮景斜。——《杜位宅守岁》

    (5) 又如: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形容词

    (1) 不正,歪斜

    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烟斜雾横。——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3) 同“邪”。不正当,不正派 。如: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4) 同“邪”。不专诚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西游记》

    名词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

    英文翻译

    slanting, sloping, inclined

    方言集汇

    ◎ 粤语:ce3 ce4 je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2 cia2 [陆丰腔] cia3 [梅县腔] sia2 cia5 [宝安腔] sia2 cia2 [客语拼音字汇] jia2 qia2 xia2 [海陆丰腔] sia2 cia2 cia5 zia2 [台湾四县腔] sia2 cia2 cia5 zia2 [东莞腔] cia5 [沙头角腔] s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遮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jajĭa
    shì [shi]
    部首: 431
    笔画: 8
    五笔: PYM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FBHU
    四角: 3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2) 同本义

    视,瞻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墨子·辞过》

    子兴视夜。——《诗·郑风·子曰鸡鸣》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熟视之。——《战国策·齐策》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柳宗元《三戒》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又如:视探(看望,探望);视瞻(顾盼的目光);视日(观日影而察早晚时刻;注视太阳);视远步高(高视阔步);视习(见习)

    (4) 考察,察看,审察

    视其所以。——《论语·为政》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5) 又如:视师(视察军队);视草(检视天子所写文词诏令的草稿);视药(查看汤药);视荫(观察日影)

    (6) 治理,处理

    崔子称疾不视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7) 又如:视朝(天子朝临治理政事);视篆(古代官印皆用篆文,故官吏上任治事称“视篆”)

    (8) 看待

    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然言其户,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如:视遇(看待,照顾);视同膜外(视若无睹;漠不关心);视民如伤(将百姓的疾苦看作自己的伤痛);视为同路人;视伟(看重)

    (10) 通“示”。向…表示

    指视我。——《汉书·周勃传》

    视民不奢。——《汉书·晁错传》。师古曰:“视读曰示。”

    视民不恌。——《诗·小雅·鹿鸣》

    亦视项羽无东意。——《汉书·高帝纪》

    (11) 又如:视化(显示教化。视,同“示”)

    (12) 比照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视秩(比照品级次第)

    (14) 效法

    王懋乃德,视乃厥祖。——《书·太甲中》

    (15) 又如:视效(仿效;效法)

    (16) 接纳

    故君子于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礼记·坊记》

    (17) 照顾,照看 。如:视护(照看护理);视濯(古代祭祀时照料洗濯祭器);视寝(侍寝);视养(照料养育);视候(看望,问安)

    (18) 发令 。如:视师(督率军旅);视撝(指挥。视与指通)

    名词

    (1) 眼;眼力;视线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庄子·养生主》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视流(目光流转,不专注于一物);视躁(目光不定的样子);视端(目光端正)

    (3) 水名。即“涀水” 。在河南省叶县西

    英文翻译

    look at, inspect, observe, see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潮州话:si6 si7(sĭ sī) <旧读>si3(sì)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