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贞

xiào zhēn [ xiao zhen]
繁体 效貞
注音 ㄒ一ㄠˋ ㄓㄣ

词语释义

表示忠贞。

词语解释

  1. 亦作“効贞”。表示忠贞。

    《后汉书·张衡传》:“ 贯高 以端辞显义, 苏武 以秃节效贞。”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 賁父 殞节, 鲁人 是志, 汧督 効贞, 晋 策攸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効贞”。表示忠贞。

《后汉书·张衡传》:“贯高以端辞显义, 苏武以秃节效贞。”
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賁父殞节, 鲁人是志, 汧督効贞, 晋策攸记。”

效贞的网络释义

效贞

  • 亦作“効贞”。表示忠贞。《后汉书·张衡传》:“ 贯高 以端辞显义, 苏武 以秃节效贞。”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 贲父 殒节, 鲁人 是志, 汧督 効贞, 晋 策攸记。”
  • 汉字详情

    xiào [xiao]
    部首: 425
    笔画: 10
    五笔: UQ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KOK
    四角: 084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2) 同本义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左传》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史记》

    (3) 又如:效力;效绩(呈献功绩);效玺(呈献国君的印章,表示臣服);效己(贡献一己之力);效芹(自称贡献微薄)

    (4) 明白

    由此效之也。——《荀子·正论》

    乡也,效门室之辨。——《荀子·儒效》

    效,明也。——《方言十三》

    (5) 通“校( jiào)”。考查。考核

    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庄子·列御寇》

    (6) 又如:效试(考核试验);效志(查核心志);效情(验以情理)

    (7) 授还,授

    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授也。”

    (8) 又如:效官;效业(授官)

    (9) 显示;呈现

    信者效其忠。——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 又如:效祉(呈现福祉);效祥(呈露祥瑞)

    (11) 效验,验证

    何以效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效劳,效忠

    杀身自效。——《汉书·李广苏建传》

    动词

    (1) 摹仿;师法

    效,像也。——《说文》。字亦作俲

    效者,为之法也。——《墨子·小取》

    君子是则是傚。——《诗·小雅·鹿鸣》

    民胥傚矣。——《诗·小雅·角弓》

    尤而傚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则而傚之。——《孝经》

    (2) 字又作傚

    教之为言傚也。上行之,下傚之。——《元命苞》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易·系辞上》

    父亲不思报国酬恩,捐躯尽节,效儿女子之计。——《封神演义》

    欲效野夫。——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效学(仿效,学习);效蹙(不善模仿而弄巧成拙);效好(学好);效作(仿作);效戾(效尤);效慕(仿效);效邮(效尤);东施效颦;上行下效

    名词

    (1) 功效;效果;结果

    效亦大矣。——《淮南子·脩务》

    彊弱存亡之效。——《荀子·议兵》

    以德为効。——《汉书·刘向传》

    用兵之效。——宋· 苏洵《六国论》

    效则归于天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自其效观。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战国策·秦策一》

    此其效也(效:效验,验证)。——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药效;生效;失效;无效;投效;肥效;速效;后效;时效;见效;疗效;实效;奏效;特效;成效;有效

    (3) 经验

    外夷战备日新,老将多恃旧效,昧于改图,故致无功。——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英文翻译

    result, effect; effective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u4 [沙头角腔] hau5 [客英字典] hau5 [海陆丰腔] hau6 hau3 [梅县腔]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hau3 [宝安腔] hau3 [东莞腔] hau3 [陆丰腔] hau5
    ◎ 潮州话:ha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敎去聲開口二等ghrauh/heawɣau
    zhēn [zhen]
    部首: 401
    笔画: 6
    五笔: H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YBO
    四角: 21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2)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形容词

    (1)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贡》。传:“正也。”

    求永贞。——《周礼·大祝》

    万国以贞。——《礼记·文王世子》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书·太甲下》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

    (2) 又如:贞白(正直清白);贞曜(正光);贞一(心正专一);贞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贞明(正大光明);贞确(贞正坚固)

    (3)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

    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

    (5) 坚硬;坚劲

    严霜识贞木。——房玄龄《晋书》

    (6) 又如:贞木(坚劲耐寒,经严冬而不凋的树木);贞珉(坚美可做碑铭石刻的石块);贞悦(坚挺劲直);贞柯(坚挺耐塞的枝柯);贞玉(坚美的玉石)

    (7) 忠;真诚

    慕古人之贞节。——张衡《思玄赋》。注:“诚也。”

    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韩非子·难三》

    (8) 又如: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贞臣(廉正有操守的臣子);贞夫(忠直有守的正人君子。也作“真夫”);贞实(忠信诚实)

    名词

    (1) 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甲单列传》

    一念之贞。——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贞妇(夫死不再改嫁的女子);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贞艳(有坚贞之节的美女)

    (3) 碑石 。如:贞碣(碑石的美称);贞碑(碑石的美称);贞琬(碑石的美称);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贞刻(石刻碑铭)

    (4) 正轨,正道 。如:贞度(符合正道的法度);贞则(符合正道的准则)

    英文翻译

    virtuous, chaste, pure; loy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