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

xiào yòng [ xiao yong]
注音 ㄒ一ㄠˋ ㄩㄥ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效用 xiàoyòng

(1) 功效和作用

充分发挥水库的效用
effectiveness

词语解释

  1. 犹效劳。发挥作用。

    《尉缭子·武议》:“起兵直使甲胄生蚁者,必为吾所效用也。”《后汉书·种岱传》:“虽未建忠效用,而为圣恩所拔,遐邇具瞻,宜有异赏。”《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既然老师不允,容弟子改过自新,三年之后,再来效用。”

  2. 功效;作用。

    郭沫若 《反正前后》发端:“一言一动都应该以社会的效用为前提。” 续范亭 《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迅速开放民主,发展民力,使各党、各派、各阶屋,皆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唐弢 《关于女人的书籍》:“在时代和意识逐渐转变的今日,早已变成古董,失去效用。”

引证解释

⒈ 犹效劳。发挥作用。

《尉缭子·武议》:“起兵直使甲胄生蚁者,必为吾所效用也。”
《后汉书·种岱传》:“虽未建忠效用,而为圣恩所拔,遐邇具瞻,宜有异赏。”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既然老师不允,容弟子改过自新,三年之后,再来效用。”

⒉ 功效;作用。

郭沫若《反正前后》发端:“一言一动都应该以社会的效用为前提。”
续范亭《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迅速开放民主,发展民力,使各党、各派、各阶屋,皆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唐弢《关于女人的书籍》:“在时代和意识逐渐转变的今日,早已变成古董,失去效用。”

效用的国语词典

功效与作用。

如:「董事长期望公司各部门放弃成见,通力合作,发挥最大的效用。」

效用的网络释义

效用

  • 效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o yòng意思是功效和作用;亦指效劳;发挥作用。
  • 效用的翻译

    英语: usefulness, effectiveness, (economics)​ utility
    德语: Nutzenfunktion (S, Wirtsch)​
    法语: utilité

    效用造句

    研究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内涵、原因和途径,具有纲举目张的效用。
    第四,说要的不如想要的。其实送礼的目的,并不应该是使礼的人得到最大的效用,而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在收礼人的心目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所以,你应该把人们想买却舍不得买的东西,或者想买却不好意思买的东西,送给别人或者作为奖励。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这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其实很多有用的东西都很简单。许多锦言看起来很模糊,那是因为人们总是以为好的就是复杂的。但是任何东西都有一定的基础做铺垫。没有这些基础你说笃信的只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效用有时甚至是支离破碎的。
    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自觉与自知是截拳道之根本,它的功能效用不惟在个人武术造诣的成就上,更可使其生存做为一个真正的生存的人。
    有镇定,松弛,治疗失眠等效用适合各种肤质,可舒缓及平衡油性和暗疮皮肤产地法国。
    一股青白的光芒自空中急速冲下弥散开来,眨眼之间充天塞地,朴风金雨等人只觉五官失去了效用,听不到半点声响,看不到任何东西,似乎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存在了。
    因此,不同于通过与未处理肌肤的对比来判断效果的方法,化妆品化学家们能够利用这些生物标志物来查看产品的效用。
    从我国农业高效用水存在的问题出发,思考建设典型示范村。
    因此,对购置,年度折旧费,摊销和折旧摊销调帐的计提没有效用。
    几个螺丝批和两个不同的切割面给这个小工具的效用吨。
    不幸的是,除非中位数选民的效用值恰好等于平均效用值。选举一般不会产生一个有效率的结果。
    效用:深层明净面部污垢,补充水分,淡化细纹,克复弹,令丰盈、透亮、润泽。
    记得带上防蚊用品,普通的花露水效用时间较短,最好是从钓具店购买长效的防蚊霜,或者多准备一些蚊香,摆出“防蚊阵”。
    本周我介绍的各件物品,从一件可能动物也能使用、效用不高的生存工具开始,以一件意味着宗教起点的伟大艺术作品结尾。
    她有自己的爱憎,不受外界的影响。她从来没有想到过没有效用的事就没有意义。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爱他,当你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给他时,你仍把你的爱给他。乔治·奥威尔。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这类学习类型的目标不是让效用函数最大化,而是找到训练数据中的近似点。
    但在会计核算、税务处理及遵循谨慎性原则等方面还存在不协调之处,致使呆帐准备金制度尚未充分发挥其效用。

    汉字详情

    xiào [xiao]
    部首: 425
    笔画: 10
    五笔: UQ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KOK
    四角: 084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2) 同本义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左传》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史记》

    (3) 又如:效力;效绩(呈献功绩);效玺(呈献国君的印章,表示臣服);效己(贡献一己之力);效芹(自称贡献微薄)

    (4) 明白

    由此效之也。——《荀子·正论》

    乡也,效门室之辨。——《荀子·儒效》

    效,明也。——《方言十三》

    (5) 通“校( jiào)”。考查。考核

    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庄子·列御寇》

    (6) 又如:效试(考核试验);效志(查核心志);效情(验以情理)

    (7) 授还,授

    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授也。”

    (8) 又如:效官;效业(授官)

    (9) 显示;呈现

    信者效其忠。——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 又如:效祉(呈现福祉);效祥(呈露祥瑞)

    (11) 效验,验证

    何以效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效劳,效忠

    杀身自效。——《汉书·李广苏建传》

    动词

    (1) 摹仿;师法

    效,像也。——《说文》。字亦作俲

    效者,为之法也。——《墨子·小取》

    君子是则是傚。——《诗·小雅·鹿鸣》

    民胥傚矣。——《诗·小雅·角弓》

    尤而傚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则而傚之。——《孝经》

    (2) 字又作傚

    教之为言傚也。上行之,下傚之。——《元命苞》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易·系辞上》

    父亲不思报国酬恩,捐躯尽节,效儿女子之计。——《封神演义》

    欲效野夫。——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效学(仿效,学习);效蹙(不善模仿而弄巧成拙);效好(学好);效作(仿作);效戾(效尤);效慕(仿效);效邮(效尤);东施效颦;上行下效

    名词

    (1) 功效;效果;结果

    效亦大矣。——《淮南子·脩务》

    彊弱存亡之效。——《荀子·议兵》

    以德为効。——《汉书·刘向传》

    用兵之效。——宋· 苏洵《六国论》

    效则归于天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自其效观。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战国策·秦策一》

    此其效也(效:效验,验证)。——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药效;生效;失效;无效;投效;肥效;速效;后效;时效;见效;疗效;实效;奏效;特效;成效;有效

    (3) 经验

    外夷战备日新,老将多恃旧效,昧于改图,故致无功。——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英文翻译

    result, effect; effective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u4 [沙头角腔] hau5 [客英字典] hau5 [海陆丰腔] hau6 hau3 [梅县腔]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hau3 [宝安腔] hau3 [东莞腔] hau3 [陆丰腔] hau5
    ◎ 潮州话:ha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敎去聲開口二等ghrauh/heawɣau
    yòng [yong]
    部首: 526
    笔画: 5
    五笔: ET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Q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 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 管仲用之 齐, 子产用之 郑, 商君用之 秦, 仲长统言之 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宋· 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又用篆章。——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用不着(没办法);备用(准备着供随时使用);实用(实际使用);拆用(拆开使用);用功(使用功力);用长(使用长武器);用板(使用诏书);用计(使用计谋);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用钱(使用钱币);用药(使用药物)

    (4)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不用尚书郎。——《乐府诗集·木兰诗》

    用于昔日。——诸葛亮《出师表》

    贤能为之用。——《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大材小用(用人不当);重用(把某人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叙用(任用);起用(重新起用已退职或已免职的人员);用才(任用人才);用臣(可任用之臣);用行舍藏(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用贤(任用贤人)

    (6)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孙子·用间》

    (7) 又如:用间(运用间谍);用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用长(运用其所长);用奇(指军事上运用出人意料的策略);用思(运用心思);用智(运用智谋)

    (8) 治理;管理

    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荀子》

    (9) 又如:用民(治理和役使民众)

    (10) 出力;效命

    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商君书》

    (11) 又如:用精(专心一意)

    (12) 需要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与韩荆州书》

    (13) 又如:不用

    (14) 吃;饮 。如:用茶(饮茶,喝茶);用膳(吃饭);用餐(吃饭);用烟(吸烟,抽烟)

    (15) 执政;当权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史记》

    (16) 行事;行动

    经称鹏之用,其将飞也必待海之运,其飞也必以怒。——明· 徐渭《赡张君序》

    名词

    (1) 功用;功能

    小礼无所用。——《史记·魏公子列传》

    彼虽善事,其用不足称也。——唐· 韩愈《原毁》

    其用不足称。——唐· 韩愈《原毁》

    灵用不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用有二。——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用头(用途)

    (3) 器用;物质

    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4) 又如:用器(器物;使用器物)

    (5) 费用,资财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多求妄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兵精足用。——《资治通鉴》

    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家常之用。

    介词

    (1) 因;由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论衡》

    (2) 又如:用逸待劳(以逸待劳);用情(以真实的感情相待)

    (3) 凭,拿

    何用识夫婿。——《乐府诗集·陌上桑》

    高蝉正用一枝鸣。——宋· 洪迈《容斋续笔》

    (4) 因,因为

    必用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用甲第为国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用此。——清· 方苞《狱中杂记》

    (1) 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

    明淫于家,用殄厥也。——《书·益稷》

    (2) 又如:用是(因此)

    (3) 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为的是”

    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书·盘庚下

    英文翻译

    use, employ, apply, operate; us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ng5 [客英字典] jung5 [海陆丰腔] rung6 [客语拼音字汇] yung4 [台湾四县腔] jung5 [宝安腔] jung3 [陆丰腔] jung6 [梅县腔] jung5 [东莞腔] j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頌去聲開口三等jyungh/jvnqj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