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

zhèng biàn [zheng bian]
繁体 政變
注音 ㄓㄥˋ ㄅ一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政变 zhèngbiàn

(1) 国家统治机构中的一部分人采取某种手段造成政权的突然变更

军事政变
coup d' état;coup

引证解释

⒈ 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采取军事或政治手段造成的国家政权的突然变更。

林学衡《哭钝初》诗:“芳菲乱眼春无主,政变寒心死倘休。”
朱东润《杜甫叙论》第一章:“睿宗是在宫廷政变中即位的。”

政变的国语词典

进行推翻或改变现行体制的行动,称为「政变」。

如:「军事政变」、「流血政变」。

政变的网络释义

政变

  • 政变指统治集团少数人通过密谋,用政治或暴力手段等非正常途径实现权力转移的行为。政变不改变原有制度或根本政策,一般国民也不参与。常见的类型有军事政变和非军事政变,流血政变和不流血政变。政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的纯粹是统治集团内的争权夺利,有的是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有的是反动势力的复辟或复旧,有的是国际强权势力通过代理人干涉别国内政、颠覆别国政府。政变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亦不同。政变一般发生在尚未建立民主政体,或民主政体不够完备,缺乏正常的政府更替机制的国家。
  • 前238年,嫪毐宫廷政变(中国·春秋战国·秦国)
  • 前210年,沙丘政变,二世登基,赵高当权(中国·秦)
  • 528年,河阴之变(中国·南北朝·北魏)
  • 629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中国·唐)
  • 645年,大化改新,日本步入文明(日本)
  • 705年,神龙政变,张柬之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国·唐)
  • 710年,唐隆政变,李隆基诛杀韦后(中国·唐)
  • 810年,药子之变,(日本)
  • 835年,甘露之变,(中国·唐)
  • 960年,陈桥兵变,赵氏上台,结束五代(中国·五代十国·后周~宋)
  • 969年,安和之变,(日本)
  • 1156年,保元之乱,(日本)
  • 1159年,平治之乱,(日本)
  • 1323年,南坡之变,(中国·元)
  • 1324年,正中之变,(日本)
  • 1331年,元弘之变,(日本)
  • 1332年,天历之变,(中国·元)
  • 1399年~1402年,靖难之役(中国·明)
  • 1457年,夺门之变,(中国·明)
  • 1504年,甲子之祸,(朝鲜)
  • 1506年,中宗反正,(朝鲜)
  • 1582年,本能寺之变,信长被杀(日本)
  •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
  • 1794年,热月政变,(法国)
  • 1799年,拿破仑雾月政变,(法国)
  • 1815年,拿破仑百日政变,(法国)
  • 1861年,祺祥政变,(中国·清)
  • 1868年,王政复古,(日本)
  • 1898年,戊戌政变,(中国-清)
  • 1917年7月,张勋复辟,(中国)
  • 1923年,希特勒啤酒馆政变,(德国)
  • 1923年9月13日,里维拉军事政变,(西班牙)
  •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政变,(中国)
  • 1928年9月,大封建主索古发动政变,宣布阿尔巴尼亚为君主国,自称国王,建立索古王朝,为索古一世。
  • 1917年3月,二月革命,(俄国)
  • 1917年9月,科尔尼洛夫事件,(俄国)
  •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俄国)
  • 1935年,希腊国王乔治二世复辟
  • 1936年,巴拉圭自由党的总统阿亚拉以及埃斯蒂加里维亚元帅在一场军事政变中被后方的强硬派军官们推翻。
  • 1943年,意大利左派政变,墨索里尼被软禁。
  • 1959年,古巴军事强人卡斯特罗推翻当地的亲美独裁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 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把亲共反美、腐败之人扫除,借以重建经济(韩国)
  • 1965年,多米尼加发生政变,总统被罢黜。
  • 1967年4月,希腊军人政变,建立独裁政府。
  • 1967年,皮诺切特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原来的社会主义政权,实施独裁统治(智利)
  • 1969年,尼迈里军事政变(苏丹)
  • 1969年,卡扎菲军事政变(利比亚)
  • 1973年,达乌德军事政变(阿富汗)
  • 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逮捕“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中国)
  • 1976年,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文官政府,实施独裁(阿根廷)
  • 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军事政变。
  • 1985年,达哈卜军事政变(苏丹)
  • 1991年,海地军事政变,阿里斯蒂德被推翻。
  • 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
  • 1999年,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他认为贪污滥权的政权(巴基斯坦)
  • 2005年,毛里塔尼亚军事政变。
  • 2006年9月,泰国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他信政府。
  • 2006年12月,斐济军事政变。
  • 2008年8月,毛里塔尼亚军事政变,总统西迪·乌尔德·谢赫·阿卜杜拉希被推翻。
  • 2008年12月,几内亚政变。
  • 2009年6月28日,洪都拉斯军事政变,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被军方转移至哥斯达黎加境内,并被洪都拉斯最高法院宣布罢免。
  • 2010年2月18日,尼日尔军事政变,叛军占领了总统府,劫持了总统马马杜·坦贾和多位政府部长。
  • 汉字详情

    zhèng [zheng]
    部首: 425
    笔画: 9
    五笔: GH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M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 )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2) 同本义

    政,正也。——《说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

    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 秋瑾《致琴文书》

    (3) 又如:正己

    (4) 主持政事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

    (5)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

    名词

    (1) 政治;政事

    其政不获。——《诗·大雅·皇矣》。释文:“政,政教也。”

    使帅其属而掌邦政。——《周礼·夏官》

    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

    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元政紊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言时政者。——清· 张廷玉《明史》

    沽名乱政。

    (2) 又如:政化(政治和教化);政地(处理政事的地方);政争(政治斗争);政役(政事役使);政拙(拙于政事);政制(政治制度);政俗(政治与风俗)

    (3)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如:民政;邮政;财政

    (4) 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 。如:家政;校政

    (5) 政策;法令

    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袁有守多惠政。——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6) 又如:政刑(政令和刑罚);政典(政策和制度);政条(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

    (7) 官长;主事者

    政诸侯。——《墨子·非命上》

    以为大政。——《左传·昭公十五年》

    周公作立政。——《书·立政》

    (8) 又如:学政;盐政

    (9) 旧说做官一任为一政 。如:历官七政

    (10) 政权

    州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11) 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

    (12) 朝廷;政府机关

    在其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脱脱《宋史》

    (13) 姓

    英文翻译

    government, political affairs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n5 [东莞腔] zin5 [客语拼音字汇] zin4 [陆丰腔] zhin5 [梅县腔] zhin5 [宝安腔] zin5 [沙头角腔] zin5 [海陆丰腔] zhin5 [台湾四县腔] tsi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盛清開去聲開口三等tɕĭɛŋcjengh/tjenq
    biàn [bian]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YO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CE
    四角: 0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孌( 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变者,非常也。——《白虎通》

    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系辞》

    病变而药不变。——《吕氏春秋·察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得已,变姓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变文协韵(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天气突变;巨变(巨大的变化);变豹(即豹变,指人发迹而富贵);变宫(中国古代七音的一种。即宫的变声,比高宫低半音)

    (4) 变通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汉· 桓宽《盐铁论》

    (5) 发动事变

    待吕氏变而共诛之。——《汉书·高后纪》

    (6) 又如:变谋(变乱的图谋);变震(变乱震惊)

    名词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3)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4)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英文翻译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

    方言集汇

    ◎ 粤语:b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