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shōu cáng [ shou cang]
注音 ㄕㄡ ㄘㄤ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收藏 shōucáng

(1) 收集保藏

他的最大爱好是收藏古画
collect;store up

(2) 收起来保存

在冬季把游艇收藏起来
house

(3) 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jewellery in store

词语解释

  1. 收聚蓄藏;收集保存。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詰。” 宋 苏轼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倖。”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变凉为寒,万物收藏之时也。”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

  2. 亦作“ 收臧 ”。收殓埋葬。

    《后汉书·刘玄传》:“ 刘恭 夜往收臧其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蒙君之恩,父丧收藏。”《梁书·武帝纪中》:“掩骼埋胔,仁者用心。其下 青州 悉使收藏。”

引证解释

⒈ 收聚蓄藏;收集保存。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詰。”
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倖。”
明王鏊《震泽长语·象纬》:“变凉为寒,万物收藏之时也。”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

⒉ 亦作“收臧”。收殓埋葬。

《后汉书·刘玄传》:“刘恭夜往收臧其尸。”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蒙君之恩,父丧收藏。”
《梁书·武帝纪中》:“掩骼埋胔,仁者用心。其下青州悉使收藏。”

收藏的国语词典

收集储藏。

收藏的网络释义

收藏 (汉语词语)

  • 收藏,本义为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收藏又分为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国家的收藏品保存在博物馆中。民间收藏的质量也在逐年提高,藏品的年份也越来越久远。
  • 收藏的翻译

    英语: to hoard, to collect, collection, to bookmark (Internet)​
    德语: Sammeln
    法语: collection (activité)​

    收藏造句

    博物馆里收藏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或许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看得最真确最真切。思念总是有不得不收藏起来的时刻,而生命里最舍不得,藏得总是最深,且不让人知道。
    爸爸收藏了一套名贵的瓷器。
    从小热爱收藏的王兵,不知不觉就与考古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大爷对他收藏的宝贝爱不释手。
    我喜欢收藏纪念邮票。
    他是个古玩爱好者,拥有很多的珍品收藏。
    收藏古董要先培养鑑定能力,以免买到鱼目混珠的假货。
    考试如一个魔瓶,收藏着酸甜苦辣的体验。
    他收藏了不少当代的名人字画。
    他收藏着一张红军的告示。
    好的读书名言,促进学习的进步,知识的掌握,避免走弯路,利于成功。下面是名言网整理的值得收藏的读书名言。
    辛苦收藏的珍贵歷史影像,因为一把无情大火,使得全数付之一炬。
    爸爸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钱币。
    他个人收藏的唱片内容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他收藏了许多古币和邮票。
    我什么也没忘,只是有些事只适合去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他费了一生心血收藏的集邮册子,在水灾时尽付东流。
    在我们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陈列、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
    蒙娜丽莎被收藏在金碧辉煌的卢浮宫中。

    汉字详情

    shōu [shou]
    部首: 425
    笔画: 6
    五笔: NHTY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LOK
    四角: 28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收( jiū)声)

    (2)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拘禁)

    (4)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疏:“谓敛持在手。”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来白骨无人收。——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收发报;收信;收什(收拾);收局(收拾局面);收捉(方言。收拾;修建);收略(收拾;安排);收解(当铺收进的抵押品)

    (6) 聚集;收集

    收,敛也。——《小尔雅》

    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传:“聚也。”

    既蜡而收。——《仪记·郊特牲》。注:“谓收敛积聚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宋· 王安石《伤仲永》

    (7) 又如:收括(聚集;约束);收藉(聚集;收集)

    (8) 收容;接受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 李白《赠崔郎中宗之》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9) 又如:收小的(接生);收管(接收囚犯后签的回执)

    (10) 收获;收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 又如:收田(收割农田的作物)

    (12) 使中断、停顿或终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3) 又如:收功(止息功能);收泪;收科(收场;圆场);收逢(收场;罢休);收煞(收场;结局);收成结果(送上死路);收驩(停止作乐);收声(止声;销声);收计(关闭清点)

    (14) 征收

    收租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收田租亩四升。——曹操《抑兼并令》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5) 又如:收租;收税

    (16) 收回;收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汉· 贾谊《过秦论》

    (17) 又如:收掌(科举考试的办事人员。外收掌负责收卷;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给各房房官)

    (18) 收藏;保存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19) 占取

    秦将 王翦破 赵,虏 赵王,尽收其地。——《战国策·燕策》

    (20) 收回;收复

    攻大泽乡,收而攻 蕲。——《史记·陈涉世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名词

    (1) 收获;收成

    其能耕者不过百,百亩之收不过百担。——晁错《论贵粟疏》

    (2) 又如:丰收;欠收;颗粒无收

    (3) 收藏品

    燕、 赵之收藏。—— 杜牧《阿房宫赋》

    (4) 收入 。如:收支

    (5) 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即车轸

    (6) 夏代冠名

    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史记·五帝本纪》

    英文翻译

    gather together, collect; har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 客家话:[东莞腔] siu1 [台湾四县腔] su1 [梅县腔] shu1 shiu1 [陆丰腔] shiu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海陆丰腔] shiu1 [客英字典] shiu1 [沙头角腔] su1 [宝安腔] su1 s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州平聲開口三等sju/sjouɕĭəu
    cáng,zàng [cang,zang]
    部首: 301
    笔画: 17
    五笔: ADNT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IMS
    四角: 44253

    详细解释

    cáng

    动词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zà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4 zo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ng2 [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cong5 [陆丰腔] cong3 [海陆丰腔] cong2 cong6 [梅县腔] cong2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cong4 [东莞腔] cong2 cong5 [宝安腔] cong2 | cong3 [梅县腔] c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zʰɑŋzang/dzang